深度解析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條約無法滿足人性的貪婪(2)
博遠Sama
其實鴉片戰(zhàn)爭開始,《天津條約》簽訂后,馬克思就斷言,從政治觀點看來,這個條約不僅不能鞏固和平,反而使戰(zhàn)爭必然重起。事實也正是如此,英法侵略軍完全不滿足,總想得到更多,說什么條約中有關商務條款不能令人滿意。然后向中國勒索更多的特權,在找個借口,就準備重新發(fā)動戰(zhàn)爭。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借換約之機,率領一支艦隊氣勢洶洶地來到大沽口外。他們蓄意挑釁,拒絕走清政府指定的由北塘登陸進京的路線,硬要把軍艦沿白河開到天津,武裝護送公使進京。二十四日,他們炸斷了白河上兩根攔河大鐵鏈,拔毀了河上的鐵戧。二十五日,突然炮轟大沽炮臺。守衛(wèi)炮臺的愛國將士忍無可忍,奮起自衛(wèi)還擊,擊傷擊沉敵艦十余艘,打死打傷侵略軍近五百人,英國海軍司令受重傷,副司令傷重而死,其余僥幸活下來的都夾著尾巴逃出了大沽口。
當時倫敦、巴黎報紙叫囂要“大規(guī)模報復”,而清政府卻無心抵抗,幻想求和。一八六○年春,英、法兩國調(diào)集了兩萬多兵力,二百多艘艦船,殺向中國。四月占領舟山。五、六月進犯煙臺和大連。七月底闖到大沽口外。八月攻占天津。各地人民和愛國官兵自動奮起抵抗。但腐敗無能的清軍,卻望風而逃,一觸即潰。當侵略軍逼近北京時,咸豐皇帝帶著后妃,倉皇逃往熱河,留下其弟恭親王奕向敵人投降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