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兒子啟結局如何
水蕊子
歷史吧導讀:今天歷史吧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于大禹的兒子啟結局如何的文章,大禹的兒子啟奪位疑云,一起來看看吧。
啟,是中國夏朝第二任君主。治水英雄的禹的兒子,母親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據(jù)《竹書紀年》,帝夏啟王在位39年,78歲駕崩。
相傳禹本來要按照禪讓制傳位給皋陶,皋陶早亡,就決定傳給皋陶子伯益。禹死后啟按照堯舜禪讓和舜禹禪讓的慣例避位,讓伯益作君主。結果卻是諸侯也離開伯益的根據(jù)地到啟的根據(jù)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啟,所以啟即位[。史籍記載:“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啟?!?/p>
武則天建武周時,追尊啟為齊圣皇帝。
大禹的兒子啟結局如何
大禹的兒子是啟,在大禹死后啟奪取了政權,破壞了堯舜禹的禪讓制度,成為開啟中國幾千年世襲制度序幕的第一人。所以,啟才是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第一個帝王。
啟像
而啟之所以能稱帝,其實和大禹也分不開關系。在大禹晚年的時候,因為治水有功而大大提高了部落首領的威信。從那時候起,他就已經從部落首領變成名副其實的國王了。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啟后來的稱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啟勵精圖治,算是上古時期頗有作為的君主。他通過武力取得既有政權,建都安邑,自然會有一些部落對他的領袖地位口服心不服。尤其是那些自己擁有雄厚實力,同時對權力有覬覦之心的部落首領。其中有扈氏就是一個著名的代表,首先公然表示了不服。這就導致了激烈的啟伐有扈的甘之戰(zhàn)。
有扈氏是當時一個強大的部落,大禹時代就討伐過它,但是一直沒有把它消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之間的戰(zhàn)爭就是一場權力之爭。而啟討伐有扈氏也可以稱得上是禹伐有扈的延續(xù),目的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啟和有扈氏的實力在伯仲之間,是強強相遇。狹路相逢勇者勝,經過長期的角逐,啟終于取得了勝利,這場勝利來之不易。
到了晚年,啟的幾個兒子爭權奪利,骨肉相殘,爆發(fā)了武觀之亂,這可以說是啟給他們開了一個頭。最后,啟因為荒.霪.無度而病死。
大禹的兒子啟奪位疑云
據(jù)此有人認為禹在世的時候已暗中幫助啟培植勢力。戰(zhàn)國策更說明禹名為禪讓以成佳名,其實暗中安排自己兒子武力奪位,按史料推測,伯益實際有即位,啟殺死伯益奪位,《竹書紀年》也載:“益干啟位啟殺之”。啟殺益后,諸侯來都城陽翟朝會,啟在鈞臺(今河南禹州)舉行盛大筵宴款待,史稱“鈞臺之享”。
啟在位時因有扈氏不服其奪位而造反,在甘之戰(zhàn)大勝有扈氏。開戰(zhàn)前啟在六卿之前發(fā)表“甘誓”,這個“甘誓”雖然收錄于《尚書》中,學者對于它是否為啟所作卻存疑,據(jù)說有扈氏支持伯益。啟戰(zhàn)勝后大會各部落首領,最終建立了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王位世襲制(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由此確立。史稱:“禹傳子,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