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的故事
會雯郎
在乾隆皇帝的40多個后妃中,有一位回族女子,她就是聞名遐邇的香妃。其實香妃是否遍體生香,根本無從考證。但乾隆帝只有一個回族妃子卻是史實,她就是容妃。在乾隆帝的40多名妃子中,有一名回妃,本不奇怪,可是在容妃死后的一百多年內(nèi),卻引起了一批騷人墨客的興趣,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編造出一個“香妃”的故事。從野史、詩詞到舞臺,繪聲繪影大肆渲染,競達到了真假難辨的程度。詩詞、戲曲中的人物是可以編造的,但發(fā)展到排除史實、以假亂真的程度,就有問題了。以下,我們暫還按習(xí)慣稱其為香妃,看看她的真實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香妃誕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個家庭。和卓族是世居葉爾羌的回族始祖派噶木巴爾的后裔,其族稱為和卓,所以香妃又叫和卓氏。其父為第二十九世回部臺吉(貴族首領(lǐng))圖爾都。乾隆二十年五月,清軍進軍伊犁,二次平定準(zhǔn)噶爾叛亂,解救了被準(zhǔn)噶爾拘禁的葉爾羌、喀什噶爾封建主瑪罕木特的兩個兒子:大和卓木、小和卓木。不料兩年以后,小和卓木殺死了欽派的副都統(tǒng)阿敏道,自稱巴圖爾汗,大和卓木也據(jù)守喀什噶爾,兩相呼應(yīng),稱雄南疆,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武裝反清。此后,圖爾都臺吉等不愿歸附分裂的部落,配合清軍,于乾隆二十四年,徹底平息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亂。
乾隆二十五年,圖爾都等五戶助戰(zhàn)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戶在平亂中立功的南疆維吾爾上層人士應(yīng)召陸續(xù)來到北京,拜見高宗皇帝。乾隆令他們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們的家眷來京,封圖爾都等為一等臺吉。圖爾都27歲的妹妹也被選入宮,冊封為和貴人(即香妃)。顯然,這是乾隆皇帝統(tǒng)一新疆后,實行“因俗而制”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聯(lián)姻。
貴人在清朝后妃的八個等級中,屬于第六個等級,其前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其后有常在和答應(yīng)。由于和貴人入宮時帶來了祥瑞(從南方移栽到宮內(nèi)的荔枝樹,竟結(jié)出了200多顆荔枝),很得皇上的青睞,也很受皇太后的喜愛。因此在和貴人入宮后的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皇太后降旨,冊封和貴人為容嬪。她的哥哥,原封為一等臺吉的圖爾都,也因追論進攻喀什噶爾有功.而同時晉爵,封為輔國公。乾隆三十年春天,高宗第四次南巡,攜皇太后、皇后、慶妃、香妃、圖爾都以及大學(xué)士傅恒等王公貴戚1000余人同行。一路上,乾隆對香妃格外恩賞,前后賜給她80多種口味適宜的飯菜,其中就有名貴的奶酥油野鴨子、酒燉羊肉、羊池士等。
此后,香妃的俊俏和異域情調(diào)進一步贏得乾隆皇帝的垂愛和信任,乾隆二十三年六月,皇太后懿旨,將她由容嬪晉為容妃,并由賞給處為她準(zhǔn)備滿洲朝服、吉服、項圈、耳墜、數(shù)珠等等。同年十月,受命為正、副使的大學(xué)士尹繼善、內(nèi)閣學(xué)士邁拉遜,持節(jié)冊封容嬪為容妃,冊文曰:“爾容嬪霍卓氏,端謹持躬,柔嘉表則,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闈,供內(nèi)職以無違,夙協(xié)箴規(guī)于女史,茲奉皇太后慈諭,冊封爾為容妃……。”這一年,香妃35歲。
三年以后,乾隆又攜香妃等六位妃嬪東巡,游歷泰山,拜竭孔廟。由于乾隆三十一年烏喇那拉氏皇后亡故,乾隆聲稱不再立后;乾隆四十年,皇貴妃又被賜死,因此,到這個時候,容妃在乾隆的眾多后妃中已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圓明園奉三無私殿設(shè)宴會餐,容妃已入主了西邊頭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宮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東邊坐桌的第二位。這時,容妃已48歲,到了她地位與殊榮的頂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離世,享年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