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伽藍廟
永元郎
在漳州市的明清古街香港路,有一座廟被認為是全國最小的廟宇——伽藍廟,它建在小巷口的頂上。沒有人能說清這座廟何時,有何來歷,但它顯然已存在了數(shù)百年。當?shù)毓賳T曾查過吉尼斯世界紀錄,其中記載的最小廟宇面積是6平方米,而漳州的這座伽藍廟只有3平方米,所以它應該占據(jù)“最小廟宇”的寶座。
小廟正好位于香港路上的“尚書探花”牌坊邊上。從牌坊下的石板路走過一人多寬的小巷口,再沿著木制樓梯,就進入了這個僅容一人轉身的小廟。
香港路位于 漳州市區(qū)南部,始建于唐,是唐宋至明清時期漳州城市的 中軸線。清末至民國初期,由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香港路逐漸成為 漳州南部的主要商業(yè)街,路兩側遍布著獨具閩南特色的“竹竿厝”騎樓式建筑,分布著“ 尚書探花坊”、“三世宰貳坊”等明代文物古跡。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香港路始終是 漳州小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就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商業(yè)寶地上,在小巷頂上3平方米的小屋內,伽藍圣王俯視了古街的滄桑風云,默默地保佑著一方平安。
伽藍廟雖小,卻樣樣俱全,干凈整潔。伽藍圣王像前日日香火繚繞,供品也隨著時令更新。
廟小,容不下太多信徒,但也有幾位虔誠的信徒。從早到晚,總是三三兩兩有人前來朝拜,獻上香火、香油以及廟內所需的各種用品,而不留下姓名。信徒們還捐款為小廟整修了電路,添置了錄音機和佛教音樂磁帶,這使小廟具備了“時代氣息”。
大些的廟宇都有主持、和尚甚至“工作人員”,伽藍小廟卻是由附近的居民共同管理的。它周邊的幾戶民居主人手中都有小廟的鑰匙,如果有人提著供品前來,他們便會主動將鑰匙交給朝拜者。住在附近的居民說,這座廟屬于大家共同所有。伽藍小廟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社區(qū)廟”,與氣派高大的廟宇相比,它顯得那么親切,與民居融成一體。想拜的時候,走上幾步路就到了,它已經成了古街居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巧得很,從小廟往巷內走,便是漳州市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王升祠”,建于明嘉靖年間。王升在明永歷年間曾任大理寺左寺正、撫州知府等職。祠內如今住著王家后人。
小廟里供奉的伽藍圣王,與其他地方的伽藍相比,有其獨特之處:它的頭上戴著一頂官帽。坊間傳說:清代重修小廟旁邊的“尚書探花”石坊時,不知怎么回事,石坊總是搖晃,立不穩(wěn),縣令十分著急,忙上小廟燒香,隨手把官帽戴到了伽藍頭上。隨后,牌坊便穩(wěn)如泰山??h令于是下令重修伽藍廟,并為它戴上了官帽。傳說是真是假,無從考證,但它顯然給小廟抹上了一絲神秘色彩。
“伽藍”是佛教里寺院的守護者和管理者,相當于現(xiàn)在的物業(yè)管理處主任,級別略低于菩薩。佛教傳入中國后,與源于中國的道教產生了融合,不少道觀里,也供奉著“伽藍”。確實,對“逢廟必拜”的中國百姓來說,燒柱香,求平安,心里也就獲得平衡了。至于拜的是何方神圣,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