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酉陽喪葬習(xí)俗
亦凝氏
重慶酉陽喪葬習(xí)俗
報喪
酉陽民間家人不幸去世,死者剛落氣,要立即給尸體“調(diào)頭”,在死者臉上蓋上黃紙,讓其放心西歸,然后便是報喪。
報喪分三個過程。首先,老人剛落氣,孝子就要拿出火藥槍到院壩里朝天鳴放三槍,向寨人報喪。沒有火槍的,也可燃放鞭炮。接著,孝子和孝媳便燒好一鍋水,脫去死者衣服,為其洗浴、更衣,然后請端公指路,意即將死者亡靈指引到祖先發(fā)祥地。指路畢,將死者裝棺入殮。舊時沒有電話或移動通訊,要派人分頭去通知鄰村的親朋好友。若親屬住得遠,也可等到確定安葬日期后再去通知,讓親戚按期前來上祭送葬。
報喪的順序也有講究。若死者是男性,要先通知其親姐和親妹家人;若死者是女性,要先通知其親兄和親弟家人。孝子到了親屬家門外時先磕一個頭,進屋后在堂屋里再磕一個頭,親屬家人見了就會招呼孝子到火塘邊就坐。這時,孝子便向親屬通告死者去世的消息,并請親屬前往吊祭。
本村的親友聽到槍響或鞭炮聲后,不用請,也不用召集,會自動聚攏到死者家中,幫助料理喪事;鄰村的親友接到報喪后,很快帶上香、紙、糧、牲等前往吊祭;更遠處的親戚則要在安葬的頭天前去參加安葬儀式。
做道場
舊時酉陽民間,喪事要辦道場超度亡靈。
做道場屬道教信仰,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勸人通過養(yǎng)生修煉和道德品行的修養(yǎng)而長生成仙,最終解脫死亡,求得永恒。道教從一開始形成,就從事或參與葬禮。中國人重視養(yǎng)生送死,并要求通過一定的儀式加以表現(xiàn),主要是讓亡靈得到安寧,同時要人鬼分途,死亡的陰影不再籠罩活人,保證活人的平安。同時,古人又重視死者的亡靈能夠上天堂,與諸神和先祖同在。道教教派主要在民間活動,所以參與民間的葬禮幾乎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比如墓門解除(一種為死者墓室舉行的法術(shù)儀式,意在使人鬼分途,同時也包含鎮(zhèn)墓功能),解除復(fù)連(讓厄運和晦氣不干擾活人),都是經(jīng)常性的活動。以后葬禮的內(nèi)涵逐漸突出孝的主題,強調(diào)經(jīng)過道士作法,使亡者早升天堂,使已亡人早日脫離幽冥之苦。流傳的道教是一種道門葬禮,俗稱“做道場”,在寺廟和農(nóng)家經(jīng)常演出,做為一種法事活動悼念亡人。
道門的葬禮有相當(dāng)完整的儀式,不過在民間施行中,滲入了許多民間的因素。祖?zhèn)鞯澜?,屬張?zhí)鞄熍蓜e,有古代道教遺風(fēng),亦有古代傳道之術(shù),家中傳有古畫“三古菩薩”畫像、古代服袍、做道場用的器材、家傳的道教的古書等。做道場時,道士身穿各式長袍,做道融吹、拉、彈、唱(誦經(jīng):道教認為誦經(jīng)有莫大的功德,給亡靈誦經(jīng),能使他們早脫幽冥之苦)。在喪禮中,常誦的經(jīng)典有《度人經(jīng)》、《玉皇經(jīng)》、《三官經(jīng)》等,曲調(diào)都是古代遺傳,演唱高亢明亮,其念白為本地方言,內(nèi)容有專門的道教書籍。到“解結(jié)”(做道場的一種形式)時,由兩人表演“對詞”。凌晨12時亡人入殮,道士表演“轉(zhuǎn)逍遙”,動作從慢到快,伴奏從輕到重,從散到緊,非常精彩?!疤ぐ素浴笔堑缊龅牧硪恍问剑朗總儎幼黛`活,念白幽默,唱腔洪亮。做道場的伴奏樂器有簧、笛、簫、二胡、嗩吶、篤板、鑼、鼓、罄等,演出內(nèi)容和音樂都較為豐富。
跳喪
跳喪又稱“打喪鼓”,土家語叫“撒爾嗬”,是酉陽民間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喪葬儀式,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跳喪是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傳說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開場時先由一人提鑼繞棺邊敲邊唱,其后掌鼓師和眾舞者便以“相合之聲”加襯詞襯句,歌子曲調(diào)寬廣、音域奔放、節(jié)奏明快,極似古巴渝民歌。
跳喪有雙人、三人、群舞三種形式,動作皆為模仿飛禽走獸,主要特點是舞者全身不斷上下顫動,胯部左右擺動幅度大,上肢隨胯部的擺動自然在胸前晃動,具有粗獷美。另外,在擺臂、下沉、扣胸、圓肩、腳內(nèi)側(cè)交替移動等方面則與巴渝舞不同。
如今,跳喪舞已逐步從喪葬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頗具觀賞性的土家族群眾性舞蹈。跳喪舞是土家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形式,源遠流長,形式多樣,多側(cè)面地展示了土家民族的風(fēng)情習(xí)俗,它是土家民俗文化的奇葩。
跳喪舞源遠流長,濫觴于魏晉南北朝的“歌喪”。《后漢書》說它起源于巴渝舞。當(dāng)年,巴人在強敵殷人70萬大軍面前大跳“巴渝舞”,其目的有二:一是驅(qū)鬼避邪;二是鼓舞士氣。事實上,巴渝舞在當(dāng)時確實起了巨大作用,以至于伐紂戰(zhàn)役結(jié)束,武王特下令將巴渝舞列為宮廷舞。后來,巴渝舞逐漸演化為土家族祭祀舞,在劉向的《世本》、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唐人的《晉書》、杜佑的《通典》、樊綽的《蠻書》中都有記載。
隋唐時期,土家族先民就有“其父母初喪,擊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的習(xí)俗。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家有親喪,鄉(xiāng)鄰來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擊鼓,唱俚歌哀詞?!边@種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地區(qū)世代沿襲,千古不絕。誰家死了老人,村民們聞訊而至,通宵達旦,這叫“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喪鼓陪亡人”。這種喪葬習(xí)俗經(jīng)過不斷傳承,逐步演變?yōu)樘鴨省?/p>
跳喪的種類繁多,按跳喪格局大致可分“四大步”、“待尸”、“么連嗬”、“搖喪”、“打喪”、“哭喪”等20多種類型。按模擬形象動作,有“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頭”、“牛擦癢”、“猴子爬巖”、“狗吃月”、“狗撒尿”、“燕兒銜泥”、“古樹盤根”、“幺姑篩籮”、“耍五巾”、“風(fēng)夾雪”、“滾身子”等。跳喪時,鑼鼓大作,鞭炮陣陣,一人擊鼓以歌,跳者圍棺接歌而起,腳跟鼓點鼓跟腳,跳者數(shù)人不等,但女人不能跳喪。擊鼓者領(lǐng)唱,對舞者和,多為高腔俚調(diào),邊唱邊舞。鼓聲一起,或高歌狂舞,或輕歌曼舞。舞者頭、肩、腰、臂、腿、腳尖、腳跟齊動作,跳著變化多姿的舞步。有時掌鼓擊鑼二人坐唱,其余人唱和,此名“坐喪歌”;有時掌鼓擊鑼二人坐唱,另二人邊跳邊唱,此名“跳喪鼓”;有時四人圍棺轉(zhuǎn)圈,邊跳邊唱,此名“轉(zhuǎn)喪鼓”。
跳喪的唱腔分高腔、平調(diào),節(jié)奏鮮明,主要是6/8拍。跳喪有歌有舞,舞的成分較重。舞蹈時,整個舞場均隨掌鼓人的鼓點和唱腔隨時變換曲牌、節(jié)拍和舞姿。掌鼓者也通過鼓心、鼓邊、鼓沿敲擊出富于變化的鼓點,邊擊鼓邊領(lǐng)歌,和歌而舞。跳喪舞姿狂放,隨著擊鼓者的指揮,不時改變舞姿和節(jié)奏,激越時似山呼海嘯,張弛交替,古老質(zhì)樸。
跳喪的歌詞內(nèi)容十分豐富,有頌贊土家先民開疆拓土、回憶民族歷史的;有反映先民圖騰崇拜、漁獵活動的;還有歌唱死者生平事跡的,歷史傳奇、日常生活趣事,都是歌唱的題材。歌詞多呈四句七言,內(nèi)容古樸。每唱完一首,最后大家高聲合唱一句“解憂愁噢”,表示為死者家里散解憂愁。
守靈
守靈唱孝歌是酉陽民間的喪葬習(xí)俗。喪事期間要找會唱孝歌的人通夜演唱,所唱內(nèi)容不限,有為老人歌功頌德的,也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到夜深之時,唱者也會來一點打情罵俏的歌,以消除守靈人的困惓不至于冷場(農(nóng)村習(xí)俗,老人去世,葬禮越熱鬧就越孝敬)。有的為了更熱鬧更吸引人,干脆就請兩潑唱孝歌的人,讓其對罵,誰罵贏了主人另行有賞。孝歌曲調(diào)多為當(dāng)?shù)厣礁?,歌詞由唱歌的人臨場自編。
孝歌起源于何時,有多種說法。莊子文集《莊子·至樂》載:“莊子妻死,惠王吊之。莊子則箕踞鼓盆而歌?!钡f子所唱應(yīng)當(dāng)是挽歌,而孝歌是泛指民間說唱藝術(shù)形式的混合體。孝歌以唱為主,大多反映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褒獎孝行、棄惡揚善之類。也有群眾口頭即興創(chuàng)作的孝歌。內(nèi)容有:《父母恩情難得報》等勸善行孝的,也有《五更單身》、《五更哭》、《丈夫一命歸西天》等曲目,是敘述單身男女獨處之苦的故事。歌場為賽場,歌者聚首,各顯其能,見人唱人,見事唱事,凡生活所及無不入歌,以此為亡者守靈。
送葬
送葬即出殯。酉陽民間出殯,要先請陰陽先生選擇吉日吉時。出殯時,由一人點著火把在前撒紙錢開路,并在岔路口焚燒死者生前床上的墊鋪草,緊跟其后的是死者的長媳端著死者的靈牌,長子舉著旗幡及抬花圈、扶靈柩的送葬隊伍。
出殯至墓地,先要請先生用羅盤定方位,然后焚香化紙祭祀土地神,意即為死者“買山”。這些儀式后便是挖墓坑,墓坑挖好后,要在坑底撒上朱砂和大米,然后放入棺材。掩土壘墳前,還要撐開雨傘打開棺蓋,親人要一個個向死者作最后告別。掩埋棺材還要“掃財”,即把棺材頭抬起,孝子放些銅錢在棺下,用新笤帚掃下棺蓋上的浮土,倒在炕底下,取“捎財起官”的意思。
出殯的程序:先轉(zhuǎn)棺,將棺材移出門外,再抬起棺材頭,由端公先生主持禮儀。孝子棺前跪拜,先生讀完祭文即砸碗起棺。送葬隊伍一般是長子舉旗幡,長媳端靈牌,次子及孝屬們皆披麻戴孝一路前行。伴隨起杠,還有兩項禮儀:一項是把死者生前床上墊鋪草燒掉;另一項是“摔盆”,即把靈前祭奠燒紙所用的瓦盆摔碎。這個盆俗稱“喪盆子”,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摔盆講究一次性摔碎,甚至越碎越好,按民間習(xí)俗,這盆是死者的鍋,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帶走。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殯,送葬隊伍隨行。
在傳統(tǒng)喪禮出殯路上,還有幾項禮儀。如揚紙錢,擺茶桌路祭等。揚紙錢是揚撒由黃草紙做成的紙錢,一般由專人在孝子前面揚撒,意即撒“買路錢”。茶桌和路祭棚多為喪家的親朋擺設(shè),對喪家表示哀悼和慰問。茶桌供孝子和親友飲水,孝子要跪下叩謝。路祭是指在出殯隊伍所經(jīng)之路設(shè)供桌或祭棚,祭奠亡靈。遇有路祭,送葬隊伍一般要停柩進行祭奠和答謝,祭奠完畢即起棺繼續(xù)前行。
招魂
在酉陽民間,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是人的本命精神所在。人的靈魂平時附于人體,當(dāng)人受到意外驚嚇后,其靈魂就會離體旁落,難以回歸。過去在鄉(xiāng)村常見的一種招魂方式是:死人出殯以后,由死者的一位親人舉著招魂幡,端公一邊唸咒語一邊做法事,如果招魂幡在抖動,舉幡者感覺旗幡突然沉重,就說明死者魂已招來,以免死者回不了家而變成野鬼。
招魂是為了溝通活人和鬼魂的聯(lián)系。溝通鬼魂和活人聯(lián)系的人叫“端公”,在他施了法術(shù)以后,活人所要找的那個鬼魂就附在“端公”身上,活人就可以借助“端公”和鬼魂對話了。還有一種叫“關(guān)亡婆”的巫婆,采取某些方式使鬼魂附體,鬼魂附體以后,她就成了鬼魂的代言人,可使活人和鬼魂交談。另一種是巫婆慣用的方式叫“如魂術(shù)”,主要是對要過陰的人進行心理暗示式的催眠,使其感到自己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隨著巫婆念動的咒語,靈魂似乎離開自身,向陰曹地府飄去,這時旁觀的人可以看到過陰的人和鬼魂說話或做其他一些動作。有一種叫“降八仙”的巫術(shù)活動,也是一種“招魂術(shù)”,就是人經(jīng)過巫師擺布以后,會失去意識控制,而按照巫師的指點做出一些怪異的動作,旁觀的人就以為是上界的哪一位神仙在這個人身上附體了。
燒七
燒七即燒靈,是酉陽民間喪俗。從死者逝世那天算起,每七天“做七”,亦稱“燒七”、“七七齋”等。其大致內(nèi)容是:人死后,親屬每七天設(shè)齋會奠祭(或稱追薦)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間喪俗對此有種種講究,如第一個“七”稱“頭七”,由孝子為亡父(母)焚紙錢,延請和尚誦經(jīng);二七則請道士還受生經(jīng);三七、四七俗稱“散七”,可由外甥、侄輩來做;五七倍受重視,另有“回煞”儀式;六七由女兒備酒飯,無女則由侄女備辦;七七稱“斷七”,由喪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誦經(jīng)除靈,要紙扎靈屋,連同死者靈牌一同焚燒,讓死者登天享榮華富貴。事實上,做七習(xí)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導(dǎo)的傳統(tǒng)喪葬禮俗,有關(guān)做七習(xí)俗的來源及其信仰等問題,至今眾說紛紜,尚無定論。
守孝
酉陽民間,家有老人去世,后人居喪守孝三年。在三年守孝時間里,必須要在生活的許多方面加以節(jié)制,不得穿鮮艷衣服,不得參加各種娛樂活動,過年過節(jié)不能用紅紙寫對聯(lián),不掛紅燈籠等等,以表示對親人的哀悼和思念。這就是居喪之禮節(jié),對于孝子要求更嚴(yán)。古時孝子居喪三年稱為“舉孝廉”,為什么是三年呢?因為按慣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離父母的懷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應(yīng)服喪三年,以示回報。三年之間還會有很多小的禮儀,禮儀繁多,要求嚴(yán)格?,F(xiàn)在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繁忙,有人居喪,就不必守孝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