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江城歷史及“九街十二巷”(2)
素年涼音
陽江城的歷史
唐昭宗大順二年(891)恩州因兵亂徙州治到恩平城。昭宗天祐四年(904)時局稍為安定,才復遷州治回陽江城。閔帝應順元年(934),恩州升為防御州。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兵部通告廣東廣惠南恩等五郡,要訓練槍手壯丁1.4萬余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南恩州奉朝廷令,訓練壯丁習武。當時時局已動蕩不安。
北宋以前,陽江未建城池。經(jīng)唐末以及五代十國的戰(zhàn)亂,才考慮在陽江建起城池來,以御寇患。
一、陽江建城
1、陽江土城
民國十四年(1925)版《陽江志》(林志)載:宋哲宗紹圣四年(1097),丁璉任陽江知州,同年在南恩州州治舊址筑土城。[清道光二年(1822)版《陽江縣志》(李志)作紹圣五年]。在城的周圍挖土,壘起一堵環(huán)形墻來。至此始有陽江城,歷史上叫做“陽江土城”。土城外圍環(huán)形的土被挖上壘了“城墻”,于是形成一環(huán)低洼處,積水成河,這就是后來的護城河,陽江城人習慣叫它做環(huán)城河。這環(huán)城河稍加整理,馬上具規(guī)模:河深一丈,河寬三丈,環(huán)形的護城河周長970丈。有了這座土城,聊作防御之用,亦稍為增加城內(nèi)人的安全感。
2、陽江簕竹城
200年過去了,至元代成宗大德元年(1297),又覺得土城不可靠,防御能力太弱。于是又想出在土城的外靠“城墻”的周圍加種簕竹,以簕竹為障,總算多了一層防御物,比純粹土城自然勝了一籌。歷史上叫“陽江簕竹城”。跟原來土城比較,也算增加了一點微不足道的防御能力。
3、陽江磚石城
近百年過去了。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肇慶府志》作二年)設陽江守御千戶所,千戶張均德改陽江簕竹城,把土城的土城墻和簕竹易之以磚石,改建為磚石城。城墻高兩丈,厚一丈五尺,周長892丈。城上設周廬(兵房)44間,城墻上開鑿垛口1353個,門樓4個??Wo城河深一丈,寬三丈五尺,周長970丈。全城還設東西南北四個門樓,下設四個城門。東城門曰承宣門,西城門曰威肅門,南城門曰寧海門,北城門曰鎮(zhèn)安門。又將原來護城河浚寬為3.5丈。
又一百多年過去了。到了明成宗正德八年(1513),分守參政黃順(一說黃颙)又加筑護城河的南北兩堰:南堰在南濠、華豪,北堰在北門沖,用以蓄水為障。同時增筑城上望樓48個,這就大大地加強了城的防御能力。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護城河的堰決,后以石堵塞其決口。
明嘉靖、隆慶年間,倭寇對沿海一帶常常侵擾。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倭寇曾攻陷廣海衛(wèi)的新寧,當時陽江的時局頓時告急。為了加強防御,陽江知縣王仲再把城墻加高了五尺,以防倭寇來犯。明神宗萬歷七年(1579),又浚濠修堰,越三年,颶風大作,城上樓櫓周廬半毀,陽江同知方應時又重修。至明毅宗崇禎十三年(1640),陽江知縣孫自修又增修一次。清圣祖康熙十一年(1672),陽江知縣孫廷鐸又在四個城門上各加筑一個城樓。
4、莊城
清高宗乾隆九年(1744),陽江城的城墻已殘破不堪,陽江知縣莊大中重修全部城墻,當時陽江城頓時煥然一新,時人稱當時的陽江城為“莊城”。清仁宗嘉慶十四年(1809)陽江知縣李澐又重修一次,雉堞宛然。清宣宗道光年間(1821~1850)又曾三次修葺城垣、城樓。
二、拆城建馬路
時至19世紀末,新式武器不斷涌現(xiàn),城堡在重炮面前,再不可能固若金湯了。城池失去了原來的防御作用,反而還障礙了城市的發(fā)展和建設。
民國18年(1929)夏天,陽江縣長姚芝榮,開始將陽江城的城墻、城樓拆毀,開拓城內(nèi)外的馬路。民國19年(1930)冬,建成了河堤路、環(huán)城北路、漁州路。
民國20年(1931)1月,姚芝榮離任,李伯振任陽江縣縣長。當年春夏之交,建成了南恩路。民國21年冬,建成了興仁路,民國22年夏,建成了環(huán)城西路,民國23年,建成了龍津路。僅僅幾年時間陽江城廂內(nèi)外,一時馬路縱橫。
三、陽江城過去建制
明洪武元年(1368)廢南恩路總管府,單獨設陽江縣??h的行政建制沿用宋元兩代的都圖制。全縣行政區(qū)域由鄉(xiāng)、都、圖、村組成。明時陽江全縣有6個鄉(xiāng)(其中一個縣城)16個都,40個圖??h城是文政都,下轄文政一圖、文政二圖,圖下有17個坊,其中城內(nèi)11個坊,城外6個坊。清沿明制,但鄉(xiāng)、都、圖都有調(diào)整。清后各朝的鄉(xiāng)、都、圖數(shù)有不同,陽江城內(nèi)外的坊數(shù)也有不同。當時全縣有6個鄉(xiāng)(其中一個縣城)14個都,35個圖,縣城是文政都,都下有2個圖,圖下有20個坊,其中城內(nèi)城外各有10個坊。
陽江城街巷十分復雜,民國十四年(1925)版《陽江志》(林志)記載當時情況是這樣的:
(一)城內(nèi)有五馬坊、永泰坊、花橋亭坊、崇善坊、宣化坊、濂溪坊、朗星坊,城隍后坊、里仁坊、德行坊、金雞坊。
1、五馬坊:東門街、榕樹巷、橫石街、敦厚社。
2、永泰坊:豬乸村、卜巷街。
3、花橋亭坊:南門街北段、康阜社、縣前街、青云路。
4、崇善坊:南門街南段、萬壽街、東邊巷、古廟通衢南段。
5、宣化坊:里仁上街、吳屋巷、鎮(zhèn)前街、牛角巷(濠角巷)、華恩里、學前街、甕洞巷南段、扳桂巷北段。
6、濂溪坊:甕洞巷北段、州背街、蘇屋街。
7、朗星坊:扳桂巷南段、馬屋街東段、朗星南社、水閣坊(水角塘)、古廟通衢北段、蘇屋巷。
8、城隍后坊:馬屋街西段、近賢里、中院街、盲婆巷、錦繡街、羊孖巷、永福街、書院街。
9、里仁坊:丁屋巷、里仁閘、西門街。
10、德行坊:鹽場衙、水埒街、石頭塘、高屋巷、甜酒巷。
11、金雞坊:五家邨、北門街。
(二)城外有善利坊、龍津坊、環(huán)珠坊、興仁坊。
1、善利坊:月城街南段、津利街南段、太傅路、賣豬地、第三閘、利登里、永寧社、永寧里(豆腐巷)、第四閘、仁豐里(賣油巷)、第五閘、崇街里(織篷巷)、居仁里(黃屋巷)、第六閘、福緣里(麥屋巷)、金玉巷、第七閘北段、西門瀨中段。
2、龍津坊:月城街北段、津利街北段、新店、南濠、迎恩社(屋背濠)、東門園、寧恩社(南門頭)、泰寧社、東山社、花廳、西寧社、永寧社(北門頭)、三家店、塘基頭(外基)、介福社(里基)、龍福橋、學地社、龍津一閘、龍津二閘、龍津三閘、龍津四閘、興隆新街(劏鴨巷)、西門瀨上段。
3、環(huán)珠坊:第七閘南段、眾人地、合壁、華濠灞岸社、西門瀨下段、珠里街、鐵巷。
4、興仁坊:華濠大巷,漁洲街、大阜街、麒麟社、黃屋巷、三鋪街。
據(jù)民國十四年(1925)版《陽江志》載:清乾隆十一年(1746)版《陽江縣志》(莊志)和嘉慶十七年(1812)版《陽江縣志》(李志)。載,“城外有迎恩、介福二坊,據(jù)縣城舊圖則迎恩坊在城南,介福坊在城北,今俱莫詳其處?!?/p>
四、陽江城九街十二巷
陽江城有“九街十二巷”之說,由來已久。其他地方也有“九街十二巷”。如何理解“九街十二巷”問題,是否還值得繼續(xù)討論。
陽江城不論過去和現(xiàn)在,也不論是城里、城外或全城。都遠不止“九街十二巷”。近400年來的陽江歷來的志書(除2000年版《陽江縣志》外)都沒有“九街十二巷”的記載。那么我們應如何去理解“九街十二巷”的提法呢?可否從如下兩個方面探討“九街十二巷”問題呢。
1、歷來所提的“九街十二巷”可能是陽江城過去頗有代表性或者頗為出名的街巷。
2、“九街十二巷”的“九”“十二”是極言其多的虛數(shù),不是實數(shù)。如樂府中《木蘭辭》有“軍書十二卷”“策勛十二轉”“同行十二年”句,其中的“十二”顯然是虛數(shù),不是實數(shù)。又如漢語成語中的“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九死一生”中的“九”也是虛數(shù),不是實數(shù)?!熬沤质铩钡摹熬拧薄笆倍加锌赡苁翘搶?,極言其多而已,并非實數(shù)。當然如此妄作推想,亦恐有錯,只好向方家請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