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歷史的遼金古城 吉林梨樹(5)
愁斷腸
七、遼代墓群
白山鄉(xiāng)友誼村原名高麗墳屯,附近是遼金時代村落遺址。1995年,鄭家村胡家屯東部有兩座遼代磚墓室被盜掘,一座是八角形,一座是長方形。隨后省考古勘探隊進行搶救性考古發(fā)掘,對周邊進行詳細勘探,發(fā)現友誼村墓群應該是韓州貴族墓地。
友誼村至鄭家村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漫崗,漫崗南坡為墓群,墓群分布范圍很大,被村中間一條南北向的鄉(xiāng)路分為東、西兩部分,大部分墓群被村覆蓋。東西長4.3公里,南北寬2.5公里,坡下有一條東西向的小河流過。墓群地理坐標為北緯43°24′35.9",東經124°23′49",有保存完好的磚墓室10余座。1999年2月,友誼村墓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號八角形墓,墓道修筑不規(guī)整,南側多呈斜面,北側平直。上部是松軟的五花土,底部填有堅硬的夯土。墓道與墓門銜接約1米處,有一略呈橢圓形的祭壇。祭壇用10多塊長方磚分上下兩層砌成,直徑0.9米~1.1米,周圍有埋葬墓主時祭祀活動殘留的零散磚塊、燒土、木炭和火燒過的牛羊等動物骨骼。
墓門呈圓拱形,劵頂由21塊長方磚拱券砌成,高1.27米,寬0.84米。墓門兩側各筑一堵垛墻,沿墓壁向外拓展。由地表向上,有用長方磚平砌12層構成墻高1.05米、上寬0.4米的平整方臺,南垛墻比北垛墻方臺邊長7厘米。兩垛墻與墓門頂形成兩頭平中間高的“凸”形,有白灰殘跡。垛墻與墓門連接部分,筑造十分粗糙。垛墻與墓門上方,殘存不規(guī)整的7層單磚砌翼墻,翼墻后是由8層磚砌的漸次內收的穹隆墓頂。
墓門洞用分內外2排磚封堵,第一層封門磚貼地面平鋪,上三層以縱臥式排列。在墓門外側突出墓門0.16米,橫鋪一排青磚。墓門后連接甬道,甬道長0.27米,截面略呈方形,與墓門等寬、同高。甬道兩側壁從底部砌磚至1.10米處逐漸內收,形成拱券頂;兩壁、券頂、地面均抹白灰,灰面光潔平整。甬道通向墓室,連接處有牛的頭骨、下腭和腿骨。
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南北長3.8米,東西寬3.9米,殘高2.12米,頂部已全部坍塌。墓壁、棺床和地面皆用長32.5厘米、寬16厘米、厚5厘米的青磚鋪砌,表施白灰,余痕尚在。墓室墻壁由19層橫磚錯縫砌成。相鄰兩壁各角連接處均有倚柱,倚柱高1.17米,由3~4塊斷面呈多邊條狀磚雕豎砌,與室壁平齊。倚柱上方根據各個部位和形狀用磚雕飾、彩繪仿木結構的斗、柱、枋、瓦、檐等外檐式建筑。
整個室壁至穹隆藻井,均繪有彩色壁畫。由于墓頂已不存在,室壁灰面脫落,壁畫的題材和內容難以看清。僅有東北壁0.45平方米、南壁0.6平方米兩處繪于甬道內口南北兩側墓室墻壁兩倚柱之間的殘存壁畫,依稀可以辨出。東北壁的壁畫為一扇欞窗。欞窗在兩雕磚之間,距倚柱南北各約6厘米。窗額上串已不存在,緊貼南倚柱繪有一條黑色豎直寬帶狀的欞窗柱,長53厘米、寬1厘米。柱底與一條長15厘米、寬7厘米的黑寬帶欞窗下串相接,構成欞窗外框。黑欞窗柱內側有一條長50厘米、寬7厘米的窗立頰,內繪寬2厘米紅色欞窗梃。欞窗內每隔3.5厘米處,繪有紅色5厘米寬的欞條,共6根。欞格雖已大多間斷,但部分紅彩尚存。接近地表上方繪有8厘米寬青灰、紅、白相間的橫長色帶。由下而上,青灰色橫帶,殘長0.6厘米,寬13.5厘米;紅色橫帶,殘長103厘米;白色橫帶,殘長約100厘米。這三條橫帶繪于欞窗之下,示意以不同材料構筑的框架或墻壁。南壁與東北壁大體一樣。西北壁臨近棺床處,有脫落的壁畫殘片,上繪4條殘長25厘米,寬5厘米紅色豎條窗欞紋樣。
棺床位于墓室西部,平面略呈梯形,長2.6米,寬1.09~1.66米,高0.25米。用四層長方磚鋪筑,床壁長方磚采用一橫二順形式鋪砌;床面長方磚采用一順一橫相交形式平鋪,內部夯實黃細砂夾雜少量五花土,棺床壁面抹有1厘米厚膠泥,膠泥上抹2~3毫米厚白灰。墓室底用長方磚橫縱相交鋪筑,東西10行,共用長方磚108塊。
2號長方形墓位于1號墓南約8米處,為磚筑單室,規(guī)模較小,僅存墓室四壁和部分門壁。墓道呈斜坡式,殘長3.5米,寬1.22米,內填五花土和細砂土。墓門已無券頂,進深0.7米,寬0.9米,殘高1.3米,有仿木磚雕建筑。墓室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米,南北寬1.95米,殘高1.25米。殘存的墓室墻壁距地表0.6米,用單磚平砌,縫隙間以1~2毫米黏合土勾抹。四壁除西南被破壞,其余部分保存較好。在墓室西北隅上方,殘存砌筑墓頂的磚塊4層,底層橫搭在西、北兩壁之上,其余3層則交錯疊壓漸次內收,構成棺床。
遼代友誼村墓群在吉林省考古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僅豐富了吉林省現已發(fā)掘遼墓的類型和內涵,而且填補了吉林省雕磚壁畫的空白。對研究韓州的建治年代和東北地區(qū)的遼金時代喪葬制度、習俗、文化都具有重要價值。
八、韓州古井
2016年11月,偏臉古城內一農戶拉玉米秸時發(fā)現地面塌陷,文物工作人員趕到現場進行了勘察,初步確認是一口古井,并立即組織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清理。
古井位于韓州城(偏臉古城址)中心部位,東距東城門400米,北距北城門500米。井口東西直徑0.50米,南北向0.60米。井口為青石砌成,殘存5塊,低于地面1米。井口青石下為青磚疊砌,呈圓筒形,青磚之間用膠泥粘合,每層青磚縫隙1公分,均勻規(guī)整。磚面多留有白灰殘存痕跡,為建筑磚二次利用。深度至5米時,所用青磚為長0.32米、寬0.15米、厚度0.04米的完整磚,無二次利用痕跡。
井壁的第五六層青磚上留有多處繩索磨痕的深溝。井深2.30米處直徑為0.75米。井深3.30米處直徑為0.90米。至4米深時井的直徑擴展到1.20米。6米深時井的直徑為1.40米。并有井口脫落的多塊青石,繼續(xù)挖掘有一定困難。有探針得知下面還有2米多深度,估算井深在10米左右。
古井是直接鑿挖而成,現場清出大量回填土,并非淤泥。出土物品有瓦當、條磚、青石、陶瓷片、宋代錢幣,還有少量的動物骨骼。
偏臉城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遼金時期為咸平府韓州屬地,天徳二年(1150年)州治所從八面城移至偏臉城。當時的梨樹縣境是遼金政權統(tǒng)治下的腹心地區(qū),也是交通要沖,這就必然留有包括古井在內的大量歷史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