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正月初九民俗 拜天公(2)
夏慕槿蘇
客家人視“天”為至高無上的神靈,是眾神之神??图胰朔Q天為“天公”、“天老爺”“天神”、“天神爺”、“玉皇大帝”等,天公崇拜是客家地區(qū)普遍流行的民間信仰習(xí)俗。
與其他地區(qū)不同的是,客家地區(qū)雖然也有“玉皇廟”一類祭祀天帝的宮、觀、壇、廟,但此類廟宇不僅數(shù)量少,而且去敬拜的人也不多,香火不旺。正月初九,客家民間“拜天公”多在露天舉行,比如家居門口、庭院或天井,或擺設(shè)供桌,或撮土焚香。但也有人逢“天公生日”到宮觀壇廟參加燒香或“齋天”儀式。
客家地區(qū)的天神一般沒有塑像的,人們拜天神多用天公神像,也有用紅紙或紅木牌寫上“天公神位”(俗稱“圣旨牌”)加以供奉的??图胰苏J(rèn)為天神高居天界,人們是無法看到天公容貌的,因此不能為天神塑像。此外,閩西地區(qū)與其他客家地區(qū)的天公崇拜有一個重要區(qū)別是,即前者多撮土焚香或?qū)μ旃珷t行祭拜之禮,而后者則兼用天公爐和天公燈代表天公。
閩西地區(qū)祭拜天公儀式也相當(dāng)隆重,祭壇擺設(shè)在祠堂正廳天公爐下,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或“上桌”,桌前要系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后面另設(shè)“下桌”?!绊斪馈惫┓钣貌噬堉瞥傻纳褡?象征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臺;其后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征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年初九“拜天公”當(dāng)天,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nèi)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否則就有褻瀆天公之嫌。祭品如果要用雞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還“天公愿”,則必須用全豬或全羊。
客家人拜祭天公的主要法器名曰“天公爐”,也稱作“天神爐”,專為祭祀天公而設(shè)。天公爐大都置于寺廟正殿前的天井或廟埕中,有高腳,上面有覆頂,是寺廟中尺寸最大的香爐。通常于神誕當(dāng)天,寺廟會舉行進(jìn)香活動,地點通常在附近神格較高之廟宇或去一神格之較古老的廟宇,而當(dāng)神明入廟或返駕,必須于天公爐上通過,稱之為“過爐”,具有潔凈與增顯神威的功用。
天公爐又叫做“天公座”,就字面來講它就是一座香爐,代表的是“天公”,只不過它的形式也有分別,或者一座三足銅爐;或者一懸吊小爐;更或者是一簡便插座,足供信眾膜拜插香而已,至于它所擺放的位置,不只是家庭與寺廟有別,其實也含有相當(dāng)?shù)纳鐣W(xué)與族群文化意涵。在一般客家人人的家堂中,為祭祀天公,都會在廳堂前方正中懸一個香爐,早晚焚香供奉,這個香爐就是“天公爐”,不過,也有些人家是將天公爐擱在神桌上,更有的在客廳前的圍墻里留一個洞當(dāng)作天公爐。這些家庭式的天公爐除了平日供家人虔誠上香外,至正月初九天公生日時,祭典或儀式則更加謹(jǐn)慎隆重。
居家拜天公,可分兩類:一是家中設(shè)有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天公爐的話,就會把把供桌設(shè)于天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公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shè)于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意念雖殊途而同歸;至于在一般寺廟,天公爐體積龐大,安放在廣場中央,或設(shè)置在天井以供信徒祭拜,其祭拜的原則也和一般家庭的一樣,朝拜時都要向外朝天膜拜,才是正確的膜拜程序與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