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和楊源四平戲
祥云氏
彎月上梢頭,巍巍的閩北大山一片寂靜。千米高山政和楊源鄉(xiāng)楊源村的英節(jié)廟前,高懸的大紅燈籠卻顯得格外明眼。從廟里戲臺上傳出的鏗鏘的鑼鼓聲,和著幾分諳痖的唱腔與道白,傳得很遠很遠……
楊源文化源遠流長,文人墨客眾多,文化遺產(chǎn)豐富,民風純樸。朱熹、趙迪等歷代文人墨客在洞宮山均留有墨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英節(jié)廟內(nèi)的戲神壁畫,被載入《中國戲曲志》;“四平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保護名錄;仰頭村被譽為“閩東北紅軍會師圣地”。
楊源,政和縣的一個偏遠山村。每到農(nóng)歷二月初九和八月初六,村里總要在祭祖之后,連續(xù)上演三天的四平戲。楊源的四平戲道具雖然不華麗,演得也沒有專業(yè)演員精彩,卻有名氣,也很韻味。這戲雖說在全國談不上獨一無二,但在其他地方確為罕見。
四平戲又稱“四平腔”,是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成,嘉靖年間盛行于徽州(今安徽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四平戲隨商人、官員等傳入福建的政和、屏南以及福清、長樂、漳州、南靖等地。清中葉后,四平腔為徽調(diào)、婺劇等所吸收,成為常用腔調(diào)之一。而作為一個曾經(jīng)獨立的劇種,由于昆曲等新劇種的興起,四平戲逐漸衰落,幾乎絕跡。連《辭?!返尼屛闹幸卜Q四平戲不再以獨立的劇種存在,戲曲史的專家們也都認為它不復存在了。
然而,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人們卻意外在政和等地的大山深處,聽到了四平戲的那高昂粗獷、詼諧風趣的唱腔,看到在山村的古老戲臺上,年復一年地上演著代代相傳的劇目,甚是驚喜,它不但仍以獨立劇種存在,而且還保存得相當完整,人們把它稱之為“中國戲曲的活文物”。
據(jù)《政和縣志》記載:四平戲是明末清初傳入政和的。然而,傳到當?shù)匾院?,卻成了當?shù)厝耍◤埵希┘雷娴囊豁椈顒印?jù)當?shù)乩先私榻B,上演四平戲與他們的祖先張瑾有關(guān)。
張謹,村民們又尊稱他為“張八公”,是唐末朝廷的一位武將,在平定黃巢起義中戰(zhàn)死,被賜封“英節(jié)侯”,葬于政和鐵山鎮(zhèn)。一年后,張謹部下回頭祭奠,感覺地方不錯,隨手拔下一棵杉樹倒插在泥地里,抓過幾條鯉魚丟在溪水里,說:來年要是樹能成活,魚能成群就是個風水寶地。
第二年,樹活了,魚也成群,張謹?shù)暮笕司投ň釉谶@里。由于四平戲起初是發(fā)源于河南、安徽一帶,而張謹也是河南人,他的后人就將家鄉(xiāng)的戲帶到楊源村,之后就一代代傳下來。農(nóng)歷二月初九是隨張八公一同戰(zhàn)死的一位郭姓副將的生日,八月初六則是張八公的生日。每到他們的生日,這里的村民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巡游儀式,由村民演員利用當?shù)亍坝⒐?jié)廟”廟會,在古戲臺連演三天四平戲,以敬祖娛人,使得四平戲得以傳承下來。
由此可見,在官方尚未注意到四平戲時,正是有了“迎翁會,祭奠祖先”這個民俗,四平戲才得以保存下來。
政和楊源鄉(xiāng)的四平戲曾經(jīng)歷了幾起幾落的發(fā)展過程??滴酢⒂赫觊g,楊源一帶的“詠霓軒”四平戲戲班的演出活動一度興旺,戲班經(jīng)常被請到周寧、壽寧等地演出,每到一地演出均達半個月以上。后來戲班在壽寧演出時,不慎戲神香火引起一場大火災,燒毀戲班行頭、道具,僅存一個小板鼓(今尚存),從此四平戲的演出活動走向沉寂。
雍正末年,當?shù)乜釔鬯钠綉虻睦纤嚾藦堊佑⒆冑u家產(chǎn),重新購置戲裝道具,組建四平戲班,使四平戲在楊源得以延續(xù)。咸豐年間,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四平戲失去社會依托,再次中落。
同治年間,當?shù)匚溻陨鷱埾銍?,再次組建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四平戲班,自任總管授戲傳科,四平戲再現(xiàn)振興勢頭,不僅活動區(qū)域恢復到雍正初期的范圍,劇目和表演藝術(shù)也有所開拓,如劇目除繼承明末四平戲那些以曲牌聯(lián)綴體為主的傳統(tǒng)劇目外,還移植兄弟劇種的一些板腔體劇目。同時,從當?shù)孛耖g藝術(shù)中吸收營養(yǎng),出現(xiàn)一些用江南小調(diào)演唱的劇目《嘆五更》、《玉美人》等;腳色行當亦趨完善,生行漸分為正生、小生,共有生、旦、丑、外、利等12個行當。表演上,生角強調(diào)文雅,旦角要求細膩,凈角注重粗獷,丑角講究滑稽,形成政和四平戲一種獨特的表演風格。
光緒七年,有江西贛州四平戲藝人到政和,將禾洋村李延文、李德文等人的四平木偶戲加以改造,建立禾洋四平戲班,編演《寶帶記》、《雙義記》等劇目,在禾洋、翠溪、洞宮一帶演出。數(shù)年后,又建立岑頭四平戲班,使政和縣內(nèi)有三個四平戲班,四平戲出現(xiàn)繁榮興盛的局面。
民國時期,楊源、禾洋一帶,多次遭受反動派的燒殺搶掠,四平戲藝人被殺害或流落他鄉(xiāng),四平戲漸趨衰落。
新中國建立初期,全縣僅有楊源、禾洋2個規(guī)模很小的四平戲業(yè)余劇團,1954年,在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楊源四平戲業(yè)余劇團整理演出《沉香破洞》、《白兔記》等傳統(tǒng)劇目。
“文化大革命”期間,演出活動停止,劇本幾盡散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四平戲恢復演出活動,1982年四平戲在老藝人張陳招、張應選、李式舒等的主持下,重新整頓組織楊源、禾洋兩個四平戲業(yè)余劇團,吸收一批青年演員,其中四名青年女演員,打破四平戲一貫男扮女角局面和傳男不傳女的舊傳統(tǒng)。此后,四平戲藝人收集和整理出清代四平戲手抄本《秦世美》、《二度梅》和《蘇秦》、《英雄會》、《九龍閣》、《蟠桃會》等傳統(tǒng)劇本。到1988年,四平戲可演出的劇目有24個;演出活動也較活躍,除傳統(tǒng)廟會外,節(jié)假日也在所在地鄉(xiāng)村演出。
從“泳霓軒”四平戲班活動到現(xiàn)在的楊源四平戲業(yè)余劇團,四平戲在一個山鄉(xiāng)演出了400多年,這在全國都是罕見的。
值得一提的是,四平戲完整地保留了《荊釵記》、《劉知遠》、《拜月記》、《殺狗記》及《琵琶記》等五大宋元南戲的代表劇目。四平戲唱腔屬高調(diào)系統(tǒng),古樸粗放,句末幫腔,一唱眾和。后臺只有鑼、鼓、鈸、板鼓四種打擊樂器,以鼓為主指揮,音律抑揚頓挫。這與清代戲曲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的“弋陽、四平腔,字多腔少,一泄而盡。又有一人啟口,數(shù)人接腔者,名為一人,實為眾口”的論述完全一致。動作有騰、挪、滾、打,隨鼓緩急進退。其角色分生、旦、凈、末、丑、貼(占)、外、夫(老旦)、禮九門十二行當。
四平戲能經(jīng)久不衰,還得益于楊源鄉(xiāng)有很好的群眾基礎(chǔ)。作為地方劇種的四平戲與其他戲曲有所不同,藝術(shù)上處于較原始狀態(tài),其表演動作,因不同的行當手、腳動作而有規(guī)定的口訣。其語言唱腔古樸粗放,清新悅耳,優(yōu)雅動聽,句末幫腔拖音演唱,道白皆用大官話(俗稱正宗腔)。劇本沒有標注唱腔音符,只有標注輕重音符號,無譜有調(diào),語言和唱腔全靠口頭代代相傳。
村民們說,四平戲唱腔高昂粗獷、詼諧風趣,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群眾容易接受,因而村里幾乎人人都會哼上幾段。下田勞作的村姑或是上山砍柴的小伙子,都愛邊勞作邊唱,加上句末有幫腔的特點,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人高唱眾人應和的情景,那歡樂而富有情趣的場面讓人久久回味。
月落梢頭,高懸的大紅燈籠明眼依舊,古老的英節(jié)廟戲臺曲終人散,如一個安詳?shù)睦先?,靜靜地臥著,鑼鼓的鏗鏘聲和戲子們諳痖的唱和卻依然在耳邊回蕩,詠誦著這古老戲曲經(jīng)歷的悠遠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