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由來
以寒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是一句家喻戶曉,人盡皆知的俗語,比喻受了很大的冤枉,很難擺脫關系,避免不了嫌疑,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但若仔細想想,這句話也頗有些不可理喻,令人費解。
眾所周知,黃河之水由于泥沙含量極大,我國古人常以“黃水一石,含泥六斗”“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的平均含沙量為35公斤每立方米,在世界江河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為泥漿狀態(tài),較其他江河之水要渾濁得多。這樣渾濁的水,怎么還會有人跳進去洗刷什么污點呢?
其實,這一俗語和原來的說法并不一樣,原來這是一句歇后語:跳到黃河---洗不清。如此一說,想必大家就立刻明白了:因為黃河水本來就十分渾濁,所以跳進去是很難將身上的污垢沖洗干凈的。后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將此歇后語中“跳到黃河”與“洗不清”之間的停頓去掉,妄加一“也”字,使其含義與原來的意思大相徑庭。
謬誤重復千遍成真理,現在“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一俗語已經家喻戶曉,眾所周知,這一歇后語卻很少有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