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間喪事中的“血盆”(2)
莞然醬
流行情況
明代的四大奇書中,便有兩部涉及到與“血盆地獄”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金瓶梅》和《水滸傳》。
《金瓶梅》中,李瓶兒死前死后,書中多次提到“血盆經(jīng)”、“血盆懺”之類的物事,主要集中在第六十二、六十七、六十八回中。如書中第六十二回“潘道士法遣黃巾士,西門慶大哭李瓶兒”中寫道李瓶兒臨病重時曾有一番吩咐:“李瓶兒道:‘王師父,還有甚么好處!一個孩兒也存不住,去了。我如今又不得命,身底下弄這等疾,就是做鬼,走一步也不得個伶俐……望你到明日我死了,你替我在家請幾位師父,多誦些《血盆經(jīng)》,懺懺我這罪業(yè)?!?/p>
而在描寫綠林好漢故事的《水滸傳》中,同樣有一段關(guān)于“血盆”習(xí)俗的描述。第四十五回“楊雄醉罵潘巧云,石秀智殺裴如?!敝?,多次提到楊雄的妻子潘巧云以替死去的阿婆酬血盆經(jīng)懺愿心為借口,與和尚裴如海私通的丑事。
可見在明代,女性死后,替她們做血盆法事便已十分普遍,人們普遍信奉這種說法。譬如《金瓶梅》中,幾乎所有人都不曾有過一絲一毫對于血盆經(jīng)的懷疑;而在《水滸傳》中,楊雄一家男女也全部都相信酬血盆愿心的必要。
這種習(xí)俗一直傳到了民國,傳到了現(xiàn)在,始終未曾斷過。
胡蘭成在他的《今生今世》中對于他家鄉(xiāng)——浙江省嵊州鄉(xiāng)下破血盆地獄的習(xí)俗有過一段極為精彩的描述,是這樣說的:“破地獄是我鄉(xiāng)下死了婦人必要上演的,那道士扮目蓮,頭戴紫金冠,腳登草鞋,白袍的下裙撂起,不像和尚的良善,卻是手持寶劍,一路破到血污池。血污池是由一碗紅糖水來表示,放在堂前就地一個木骨紙糊的架子下,那形狀像走馬燈,四面點有燈燭。道士先是遠架子綽綽唱唱,一路破去,像過五關(guān)斬六將,破到最后,一把揭開架子,意思是把整個幽冥界都掀翻了,這時露出血污池,與亡人的牌位,由披麻帶孝的孝子跪下去匍匐在地,一口喝干,把碗底翻轉(zhuǎn)朝天,那道士即用劍一擊而碎,把他母親的牌位搶給孝子抱走,當下滿堂舉起哀來。我小時乃至長大后見了破地獄總要流淚,而且叫人歡喜,因為那母親其實沒有罪,血污也不過是因為生男育女,正正堂堂的?!?/p>
不管“血盆地獄”是否真的存在,也不管“血盆經(jīng)”是否為偽經(jīng),在民間看來,為死去的母親破除“血盆地獄”實在是有如“沉香救母”般的感人肺腑。
誠然,在現(xiàn)代人的眼中,真的相信有所謂“血盆地獄”的早已很稀有了。更多的是一種寄托,是一種介于信與不信之間的態(tài)度。既然于己于人都無損,就為死去的母親破一次可能存在的地獄吧。如果真有,希望她能一路走好。也許這就是人們始終還在堅持這古老習(xí)俗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