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陸豐甲子地區(qū)婚禮習(xí)俗
玉亭郎
陸豐市甲子地區(qū)的婚俗遵循古老的傳統(tǒng)禮儀,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我國古代的婚俗有“六禮”,即從議婚至完婚過程有六種禮節(jié):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這一娶親程式,周代即已確立,最早見于《禮記?昏義》。甲子婚俗中相對應(yīng)的“六禮”是:求婚、合八字、食小定、食大定、象頭、迎親?!傲Y”的具體流程很繁瑣,操作起來很有講究:
求婚:
由媒人或男方長輩帶“四式禮”到女方求婚。此即古禮中的“納采”, 男方欲與女方結(jié)親,請媒妁往女方提親,得到應(yīng)允后,向女家納“采擇之禮”。甲子人“求婚”的答案只有一個:同意。因為是事先已經(jīng)得到女方的允可才可以去求婚的,否則,是要遭人恥笑不懂禮節(jié)“散四來”的。
“四式禮”是煙、糖、茶、青果。為什么要用這“四式禮”呢?“四”在粵語中與“死”同音,所以講白話的人喜歡“八”,忌諱“四”。但福佬話“四”“世”同音,做好事離不開“四”,因為“世世好”。 “煙”與“婚”同音,求婚嘛,當(dāng)然要有煙了;“糖”“傳”同音,取結(jié)婚傳子傳孫之意;茶是做好事少不了的;青果要用橙、柑桔或梨,不用蘋果?!俺取薄扒椤蓖?,表示有情有意,“柑桔”取“大吉”意,“梨”與“來”同音,意思是能夠娶回來,“蘋果”的“蘋”和“貧”同音,所以不用。
合八字:
即古禮中的“問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詢問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帖后,卜吉合八字。擇定訂婚、結(jié)婚的吉日。《詩經(jīng)?氓》中“爾卜爾筮,體無咎言”說的就是這一禮節(jié)。
食小定:
就是古禮的“納吉”,男方問名、合八字后,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開聘”——用十二版紅折帖開列男方的聘禮。聘金尾數(shù)要有“四”字,表示“世世相傳”。
食大定(俗稱擔(dān)禮籃):
即“納征”,《禮記?昏義》孔穎達疏:“納征者,納聘財也。征,成也。先納聘財而后婚成?!蹦蟹绞窃诩{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納征禮的。禮籃里的禮品有:什錦糖餅(甲子“蜜食”)、軟腳香(四枝紅香用紅紙包在一起)、油麻、綠豆、抹草、戒指、聘金。
女方要回禮:連蕉(美人蕉,意取連結(jié)姻緣)、草頭香一對(草頭夫妻、百年到老)、鳥餅(鴛鴦鳥形的喜餅)、兩個紅雞蛋(叫做“領(lǐng)路雞”)、紅絲繩、戒指(給男方的)、仔婿鞋、奩頭衫(給未來的家婆的)、舅公鞋(以上三件現(xiàn)在都以錢代替了)。食大定這一天,男方要分鳥餅給親戚朋友,告知結(jié)婚的日期。連蕉要種在厝旁或花盆里,精心照料,祈求婚姻幸福美滿。用軟腳香拜祖宗,一是告知列祖列宗某某孫子要結(jié)婚了,二是祈求祖宗保佑平安。女方這一天要請三姑六婆、姑姨舅妗、同沿姊妹吃“蜜食桌”?,F(xiàn)在也有到餐廳請吃“中餐”的。
象頭:
即“請期”,男家派使者去女家請期,送禮,然后致辭,說明所定婚期,女方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復(fù)命?!跋箢^”也叫“冠笄” ,因為在象頭到結(jié)婚幾天里要選擇吉時吉日,男的要剃頭,女的要“挽面” (開臉,即用線絞去臉上的汗毛)、打鬃(結(jié)婚時盤發(fā)髻),冠笄指古代男女成年時分別舉行的冠禮、笄禮。《禮記?樂記》:“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鄭玄注:“男二十而冠,女許嫁而笄,成人之禮。”甲子人把結(jié)婚成家叫做“成人”,“三十歲無妻是孩童”。所以,結(jié)婚也是成人儀式。
“象頭”這天,男方要送三牲、紅丸、紅包粿、芝麻、綠豆、軟腳香、完聘錢、鸞鳳帖。鸞鳳帖上寫挽面、安床、結(jié)婚的吉時和禁忌。三牲是“豬肝連肺” 一份(完整的豬肝、豬心、豬肺)、雙開笑豬肉一大塊、魷魚或“劃仔”魚四條。女方收禮只切一截豬肝,其余還給男方,意為心肝相連、有心來有心返;豬肉取中間段,頭尾回男方。這樣做的含義是:經(jīng)過“象頭”,雙方就成了“心肝連肺、骨肉相連”的親家了。紅丸是這個禮儀中的一個主角,米粉加點紅草花粉做成的米丸,表示紅紅火火、圓圓合合。男女雙方都要在“象頭日”吃“象頭丸”,男方家煮甜丸,拜祖宗和天地公,女方家煮咸丸吃,并分給四親二戚和要好的鄰居。舊時例俗,“象頭”至結(jié)婚這段時間,女的就不能出門,要守在閨房里待嫁了。當(dāng)然了,現(xiàn)在的女孩子并不認真踐行,要上班的也沒辦法做到。
迎親:
即六禮的最后一禮——“親迎”,是新郎親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禮儀?!对娊?jīng)?大雅?大明》:“大邦有子, 天之妹,女定闕祥,親迎于渭?!庇H迎禮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時也曾親迎于渭水。此禮歷代沿襲,為婚禮的開端。
甲子俗話:“一人cua mbao(娶妻),百人艱苦”,親迎變成迎親,新郎不用親自去,而是由新郎的長輩和親戚好友去女方家迎娶。娶親隊伍的領(lǐng)頭人須是家族中有福氣的男性長輩,要提“入門庚” ?!叭腴T庚”包括兩張?zhí)褐掠H家的“內(nèi)開門”和致宗族老大或村里干部的“外開門”。此外,還有一張仔婿帖(代表女婿親迎)。女家要故意關(guān)上大門,待迎親的人來喊門:“親家公親家媽來開門啦!”或“阿姨阿舅來開門!”阿姨阿舅就會乘機要“開門錢”,說是要給阿舅“鎖柜頭”的?,F(xiàn)在又變成新郎親自去迎娶了,有的簡便到新郎一個人“腳車尾拗了就行”或“摩托車載緊去”,簡便是簡便了,但對于女的來說,隨隨便便就嫁過去了,感覺好像不太珍惜她一樣,所以除非合婚的先生說不能“系裙穿衫”,要像平常時一樣出嫁的,才不得不這樣行嫁。
除了“六禮”基本與古禮相同,甲子婚俗中有許多禮節(jié)和禁忌也源自古禮,像要在夜晚娶親,不吹吹打打就源自春秋時期的“周禮”。婚禮古稱“昏禮”,亦有黃昏舉禮之義?;瓒Y屬于嘉禮之一,《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嘉禮親萬民”。《昏義》言:“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筵幾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先秦昏禮于黃昏舉禮,不舉樂,不慶賀,古人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jié)發(fā)之恩,并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情。在安靜細致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成人儀式,可以說是真正優(yōu)美而偉大的中華文明的精粹!
甲子先民為百越土著(畬族)、貶遷或戰(zhàn)亂流落到此的中原漢民和被逼以舟為家的“甌船疍民”,雖說現(xiàn)在甲子人都是漢族,但那是長期混居、通婚,少數(shù)民族漢化的結(jié)果,甲子人的生活習(xí)俗、宗教信仰、民間文藝都受畬族和疍民的影響,保存著一些民族的印記,這就使得甲子的民俗具有獨特而濃郁的民族風(fēng)情。 比如婚俗中的“哭嫁”就傳于畬族和疍民。疍民新娘出嫁的前晚,娘家必須“哭嫁”,新娘、母親、嫂子等邊哭邊唱著《心焦歌》、《叮嚀歌》、《打扮細姑做新人》等漁歌,抒發(fā)離別之情。而按照畬族的習(xí)俗,新娘出嫁前都要進行哭嫁。一般要哭上三天三夜。直到新娘的聲音哭啞為止。漢族則罕見哭嫁習(xí)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