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伏波山
逸致
桂林伏波山極富人文內(nèi)涵?,F(xiàn)存唐代佛教摩崖造像45龕219尊,唐至清代古詩文書畫摩崖石刻108件,其中宋代62件。最珍貴、最有價值的是全國唯一存留的一件北宋書畫家米芾自畫像石刻,為米芾曾孫米秀交給宋廣西路轉(zhuǎn)運使、提點刑獄方信儒刻的。自畫像中的米芾神態(tài)自若,風度瀟灑。自畫像上有米芾題名和宋高宗皇帝御書題贊,堪稱一物三寶。此外,伏波山有還珠洞的故事,馬援試劍的傳說,還有始建于唐代的奉祀漢代伏波將軍馬援的伏波祠,清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和碩公主孔四貞所鑄于定粵寺宣揚定南王戰(zhàn)功的大鐵鐘,以及定粵寺的千人鐵鍋等,為伏波山增添了濃郁的人文色彩。伏波山還珠洞摩崖造像(包括唐至清代石刻)1963年列為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伏波山,位于桂林市中心漓江西岸,總面積為0.86公頃,山體為淺灰色純質(zhì)石灰?guī)r,海拔213米,相對高度63米。早在唐代,這里就是桂林游覽勝地之一。它集山、水、洞、石、庭院、文物六美為一體,是一所庭院式的城市山林景點,享有“伏波勝境”的美譽。景區(qū)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qū)。
伏波山的來歷
一是因山體孤傲挺拔,半枕陸地半插漓江,漓江流經(jīng)這里,被山體阻擋而形成巨大的回流,古人取其“麓遏瀾洄”,制伏波濤的意思,稱其為伏波山。二是為紀念東漢年間的伏波將軍馬援而得名。山崖峭壁上,刻有“伏波山”三個大字,是我國著名畫家劉海粟先生題寫。伏波山內(nèi)以一洞、一石、一亭和二大歷史文化最為著名。一洞指的是還珠洞,一石指的是試劍石,一亭指的癸水亭,二大歷史文化是大鐵鐘和千人鍋。
伏波晚棹
解放后興建的仿古牌坊,對稱三開,上蓋黃色琉璃瓦。橫額“伏波晚棹”,是當代文化名人楚圖南先生手筆,四根方形立柱,上掛張安治先生撰書的長聯(lián),共264個字,比昆明大觀樓著名的長聯(lián)還多84字。它向我們展示的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桂林山水詩篇,描繪的是一幅多彩的桂林山水畫卷。
大鐵鐘
在登山道旁有一尊形制巨大、造型古樸大方的鐵鐘。從鐘上的隱隱裂紋和班駁銹跡,可以看出,這是一件歷經(jīng)滄桑的歷史文物。
鐵鐘鑄造于康熙八年(1669年)比剛才那口鐵鍋晚六年,它重2524公斤,高2.5米,口徑1.7米。鐘頂為雙龍鈕,鐘身有鐘銘、弦紋、曲線紋和卷草紋,上層為佛教的《波羅密多心經(jīng)》,中層是銘文和鑄鐘題名占據(jù)了整個鐘面的大部分,銘文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和“法輪常轉(zhuǎn)”。主要為孔有德頌功,也敘述了定粵寺修建和鐵鐘鑄造的經(jīng)過。并題有平南王尚可喜和孔四貞、孫延齡及其部將、信官等人的姓名。最下層為龍珠及卷草紋飾。
為什么把這里稱為“公主鐘亭”呢?那要從疊彩山下的定粵寺說起。定粵寺為明朝降清將領(lǐng)孔有德所建,在被晉封為定南王之后,駐藩桂林,將獨秀峰下原靖江王府改名為定南王府。為紀念其平定粵西之功,第二年在疊彩山上建剎記事,取名定粵寺,不久大西農(nóng)民圍攻桂林,兵臨城下,孔有德自知守城無望,難逃一死,便舉家自焚,將一座富麗堂皇的靖江王府化為灰燼。惟有其女孔四貞被人救出,逃至北京,被當朝皇太后收為養(yǎng)女,順治皇帝賜予她和碩格格(公主)身份。因此這個鐘亭也被稱為“公主鐘亭”。
還珠洞
還珠洞高4—6米,寬6—8米,長127米,洞內(nèi)面積612平方米,是由雨水的長期溶蝕和江水的沖刷形成的,距今約一萬年。宋靜江知府朱唏顏舉家來游,他認為:“還珠洞下臨漓江,無一點塵俗氣,上有真人跡在焉,蓋神仙窟宅也”。并題詩一首,刻于洞壁:
天斫神剜不記年,洞中風景異塵寰;
江波蕩漾青羅帶,巖石虛明碧玉環(huán)。
地接三山真跡在,天連合浦寶珠還。
重來怳似乘槎到,慚愧云門夜不關(guān)。
關(guān)于還珠洞還有幾個有趣的傳說:
其一:民間傳有一說:洞前的伏波潭底為龍宮,一次明月高掛,老龍上岸觀賞景色,走時將寶珠遺落在洞內(nèi),有個漁民在洞中撿得一顆寶珠,鄰人對他說,這是龍珠,若惹怒了老龍王,全城都會有滅頂之災的,漁民為了大家而舍棄了私利,馬上把寶珠放回了原處,因此稱這里為“還珠洞”。
其二:源于伏波將軍“薏苡(蒙謗)”的故事。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御邊,載回一船用以治病的薏苡,被人誣陷為收刮了一船珍珠,馬援一氣之下,將所謂的“珍珠”全部倒入漓江,以明心跡。
其三:還珠洞還有一由來是關(guān)于“合浦還珠”的歷史典故。話說宋代廣南西路經(jīng)略安撫使張維與其前任張孝祥交好,曾同游桂林山水。張孝祥曾有《朝陽亭記》、《棠陰閣記》兩文贊美張維,而張維則將桂林中隱山及伏波山的兩洞分別題為“張公洞”和“還珠洞”來答謝。張維所名“還珠”,屬用典命名,典出《后漢書?孟嘗傳》中記述的東漢合浦郡太守孟嘗清正廉潔,使遷珍珠復還合浦之說,張維以孟嘗喻張孝祥。后張孝祥將“還珠洞”三個大字刻書于洞口石壁上方,從此成為定名。
還珠洞摩崖造像
還珠洞內(nèi)有造像45龕239尊,多為晚唐時期的作品。這些石刻、造像具有極高的歷史,宗教,文學和藝術(shù)價值,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請大家看右上方,這里有4龕8尊具有晚唐風格的佛像。從右到左依次是:第1龕中的兩位菩薩手執(zhí)寶瓶。由于只有觀世音與大勢至菩薩手勢寶瓶,故可判斷:坐在中間的佛是阿彌陀佛,他們合稱西方三圣,掌管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永遠站在阿彌陀佛的左邊;大勢至站在右邊。剩下3龕依次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加牟尼的成道像、說法像和旃檀佛像(像高2.6米)。這3龕中佛的手印與資式是辯認佛祖釋加迦牟尼適造像的依據(jù)。旃檀佛像是龕釋迦牟尼的立像,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右手指天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左手指地表示能滿足眾生愿望。又傳喬答摩悉達多一出生就會走,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作獅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旃檀”是檀香,傳說世界上的第一尊佛像是用旃檀木制作的,故名。
伏波山的石刻
現(xiàn)
存摩崖石刻112件,其中唐代2件、宋代62件、元代1件、明代22件、清代24件、民國1件,石刻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多為賞景題名、題詩、記事散文,兼有繪畫和榜書。
伏波山內(nèi)最早的石刻唐代的兩件,距今已經(jīng)1100余年,一件是《宋伯康造像記》,它記載一方唐代摩崖造像的準確年月,另一件是《趙格,劉虛白記游題名》,絕無僅有的告訴后人當時的還珠洞叫東巖。
伏波山內(nèi)最大的石刻位于北面懸崖上刻于宋崇寧5年(1106年)張莊的《崇寧新建平允從州城寨記》,碑高3.78米,寬3.95米,敘述了宋崇寧四年經(jīng)略安撫史王祖道等人在廣西三江,貴州黎平等地建平,允,從三個州城,以鞏固邊疆政權(quán)的經(jīng)過,為研究宋王朝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各個時期的政策,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藝術(shù)價值最高、最珍貴的石刻宋代書畫大師米芾的自畫像和親筆題名,畫像高0.45米,全身立像。畫像上端是宋高宗皇帝鑒賞后寫的贊語:襄陽米芾,得名能書;六朝翰墨,漁獵無余。骨與氣勁,妙逐神俱;風姿奕然,縱覽起予。旁邊是他兒子米友仁審定真跡后寫的跋語,下端是方信孺敘述米芾桂林經(jīng)歷的記事文(部分字跡已無法辨認)。畫像的臉部微偏左,神情張放,好象在討論什么,右手伸出二指,好象向旁邊指證什么,大袍下擺向左側(cè)飄動,好象正向右邁步。這也是目前國內(nèi)唯一能確認的米芾繪畫作品。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他的詩書畫俱佳,書法行草自成一體,與蘇軾、黃庭堅、蔡襄齊名,同被稱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上淖髌坊径际髁?,真跡存世不多,就是石刻墨本也非常罕見,能在此一睹米芾墨寶,實在是珍貴。因此這幅畫被世人稱為“中華一寶”。
為什么這么珍貴的自畫像會在這兒呢?那是因為北宋時期,米芾正值23歲時就做了廣西的臨桂尉,相當于今天桂林市的公安局長兼警備司令,他曾游覽過還珠洞,并留下了題名,100年后方信孺出于對前輩的崇敬,將米芾曾孫米秀實珍藏的《米芾自畫像》刻在米芾題名的右側(cè),于是他的自畫像就留在這兒了,供后人瞻仰、欣賞。
數(shù)量最多的石刻題詩,共有50多首,其中宋代時期的作品為多,如:宋熙寧二年章峴的《留題洑波巖》,崔靜的和詩,宗道傳的七絕,范成大的《鹿鳴宴勸駕詩》等。范成大是南宋大名鼎鼎的詩人,刻在還珠洞的《鹿鳴宴勸駕詩》,是他為招待、表彰中試舉子而作的。詩記淵雅,行書題刻,其書法筆法精奧端莊,機具山谷風韻。原件大半已毀,現(xiàn)據(jù)拓本在殘刻下立碑一塊,詩中用典教多,不太好懂,但對晚輩的勖勉之情還是溢于言表的。
試劍石
這是一塊非常奇特的石柱,它上大下小,但卻離地有4—5厘米的縫隙,名叫試劍石。
關(guān)于試劍石的傳說多了,最常被人們提到的有兩個:一個是伏波將軍馬援射箭退敵,削巖試劍的典故;另一個是關(guān)于“狀元石”的典故。相傳在漢代,南邊有個叫竹遲的小國,野心非常大,居然敢侵犯中國,占去了很多地方?;实勖▽④婑R援前去征討,駐軍桂林。伏波將軍的威名,使竹遲國王受到震懾,便趕快派使臣前來談判,其實是探聽虛實。馬援將軍心里明白,但仍以禮相待,親自陪同游覽伏波山。進到還珠洞,面對江邊一根頂天立地的大石柱,將軍說:我來試試手上這把劍鋒不鋒利?說話間,一劍揮去,石柱齊根削斷。使臣嚇出一身冷汗,連夸老將軍神勇,并且請求立即議和。將軍說:“議和可以,必須先行退兵。”使臣忙問:“退出多遠?”老將軍答:“只須一箭之遠?!笔钩及迪耄毫磕阋患洳怀龆噙h,我們只不過稍微挪挪位置罷了,便滿口答應。老將軍把使臣引上山頂,扎好馬步,搭上利箭,拉滿弓弦,嗖的一箭射出,只聽得天崩地裂一陣轟響,以極快的速度向南飛駛,穿透幾座石山,一直落到南疆白茅嶺。使臣口服心服,趕緊班師退兵,回到自己邊界。
另一典故:試劍石又被稱為“狀元石”。民間諺語曰:“巖石連,出狀元”。說的是只要這塊石頭每與地面相接觸一次,桂林就會出一名狀元,據(jù)歷史記載,廣西從唐代至清代共出過9位狀元,桂林就占6位,包括清嘉慶25年的“三元及第”陳繼昌先生(從隋唐開始科舉制度至清朝的一千余年間,全國只出了13位“三元及第”,可謂百年出一人)。據(jù)傳說:如果您將手伸到巖石縫隙間,手心手背能夠把縫隙填滿,那么您就一定能高中狀元。您可以親自去試一試。
其實,整個試劍石為一根石灰?guī)r溶蝕后遺留下來的殘柱。地殼運動開始后,山體上升,在石柱的底部,是一層很薄的鈣質(zhì)頁巖,經(jīng)過江水長期的沖刷,沿著頁巖的層間溶蝕,留下一條好象被劍削去的縫隙。這一薄層頁巖,在洞的南壁和它對應的位置上,仍可以尋找到。在試劍石對面的石壁上,刻著明正德二年(1507)云南按察司副使、桂林人包裕等六人德聯(lián)句詩并記。
癸水亭
從伏波西側(cè)登山,經(jīng)100多級石階沿山而上,就能見到伏波山門,門上橫匾有“癸水亭”三個正楷字,書法手筆蒼勁老道,是當代著名教育家、作家葉圣陶先生晚年留下的墨寶。登18級臺階過山門,回望山門兩旁有唐甲元撰、桂林書法家周兆書的對聯(lián)一幅:遏流伏波每有中流砥柱;穿山斷石長存大將雄風。稱贊的是伏波將軍馬援的事跡,上聯(lián)又有形容伏波山遏阻瀾洄,如中流砥柱之意,情景交融。
漓江又叫桂江,也叫癸水。宋代這一帶為桂林東城,民間流行一句諺語,“癸水繞東城,永不見刀兵”。著名詩人范成大,當時任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他聽到這則諺語很受啟發(fā),特意興建了癸水亭,成為桂林父老鄉(xiāng)親、文人墨客賞景宴游的著名場所。由于時代久遠,原亭早已倒塌,連準確的遺址現(xiàn)在都很難考證。現(xiàn)半山的這個八角亭,桂林父老習慣叫它“癸水亭”。山頂觀景。
山頂觀景八面來風,眼界開闊,放眼四望,江山美景環(huán)山皆是,景致與山腰處有所不同。伏龍洲上農(nóng)舍菜地清晰可見,獨秀峰旁基督教堂的白樓尖頂,鄉(xiāng)土間透出濃郁的異國情調(diào)。東邊遠望可看到堯山、七星山,南望穿山塔山和象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