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李光地(2)
囧囧有神
三、為民興利治河務,勤于民政清巡撫
光地為官期間清廉勤政,重視民心,與民休息,他在直隸巡撫任上最突出的政績之一是盡心于農(nóng)田水利。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光地改任直隸巡撫。三十八年(1699年)二月,康熙帝特諭光地等治理直隸地區(qū)水患。光地親自動員、組織民眾,夙興夜寐,最終成功地對永定河和子牙河進行了治理。光地治河之后,水系的安全系數(shù)大為提高,長達三十多年沒有泛濫。三十九年(1700年)七月,光地奏請開諸州縣水田,引漳河諸水灌溉;四十年(1701年),又督修永定河;四十一年(1702年)八月,他下令所屬各州縣廣興水利,“如近山者導泉通溝,近河者引流釃渠,若無山無河平衍之處則勸民鑿井?!保ā痘食?jīng)世文編》卷43《戶政》)上述水利工程的興修,既便利了一些地區(qū)的農(nóng)田灌溉,又安定了民心,穩(wěn)定了社會治安。光地不僅在治理河道上能夠做到實地考察,提出合理建議,他還十分關心民政,主張為民爭利,并極力避免勞民、擾民。他曾特意奏請豁免因治理河道所占民田的額賦;也曾特意奏請給額設運輸漕糧的船只每船十畝田地作為運丁贍養(yǎng)之費,并按民田之例遇災時蠲免賦稅以減輕人民負擔、穩(wěn)定運丁情緒和確保漕運暢通。(白壽彝《中國通史》)
李光地在澄清吏治和整飭科場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他針對各級官吏侵吞、挪用公款成風和“法輕易犯”的弊病,上疏建議立法清厘宿弊,嚴加盤查屬庫及各種支出,有犯者實行重治。由此可見,光地對于貪官的斗爭是十分堅決的,這與他的個人經(jīng)歷有關,也與他個人夙志治貪、澄清吏治的為官理念密不可分。針對科場舞弊,他曾提出了學道官員必須經(jīng)過考試、整頓教官隊伍等措施,并公正處理科場大案。當年七月,康熙帝針對科場考試時大臣子弟取中者多而平民子弟甚少的弊端,下詔另編字號考取,并令將給事中滿晉、御史鄭維孜條陳的科場積弊與總督郭?條陳的學校弊端盡行錄出。光地遵旨上奏,提出了加強考場巡察、革逐試場中所用儒士等建議。光地對厘清科舉積弊的支持和嚴肅考場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光地治績顯著,不斷得到康熙帝的贊揚。四十二年(1703年)四月,康熙帝稱贊光地“自任直隸巡撫以來,每年雨水調順,五谷豐登,官吏兵民無不心服”(《清圣祖實錄》卷212),于是又擢升他為吏部尚書,仍管巡撫事。這年冬,河間一帶水災,饑民大量涌入京師,給京師造成巨大的壓力,光地奏請發(fā)放倉米賑貸并命富戶出粟平糶。(白壽彝《中國通史》)平糶賑災是光地提出的一項重要措施,他在《請發(fā)倉賑借仍酌平糶疏》里寫道:“務令富室不得擅困食之利,庶小民不致有升斗之艱矣!”面對天災人禍,光地懇切提出開倉賑濟災民,同時也建議對那些為富不仁的趁火打劫者嚴厲懲處,這種不畏權貴、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重民思想,是與康熙帝一致的,也是十分值得贊揚的,或許這就是他在河間水災問題上受到康熙帝維護的原因。
四、“才品俱優(yōu)”大學士
理學方家萬古名
光地一生嗜學,學識淵博,在學術上深得康熙帝的賞識與倚重??滴跛氖哪辏?705年)十一月,康熙帝以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優(yōu)”,升為文淵閣大學士。
眾所周知,康熙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偉略的皇帝,同時具有極高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對孔孟之道、程朱陸王之學,以及歷算、機械等當代科學之事無不有極大興趣。在文化政策上,康熙帝結合當時的環(huán)境曾大力提倡程朱理學,并開設博學鴻詞科以優(yōu)容、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光地從小便熟諳經(jīng)學,極力推崇程朱理學,是當時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光地曾說:“臣之學,則仰體皇上之學也,近不敢背于程朱,遠不敢違于孔孟”,這表明了他對康熙帝思想文化政策的緊緊跟隨??滴醯鄯浅V匾暪獾卦谝恍﹩栴}上的看法和建議,所以經(jīng)常召他入便殿研討義理。此外,康熙帝所御定的書籍也多指派他來參定,如《御纂朱子全書》、《周易折中》、《性理精義》等均為光地所校理。因此時人彭紹升說,光地“所奏進文字,發(fā)舒心得,圣祖未嘗不稱善”。(白壽彝《中國通史》)
除理學外,光地在易學、音韻學、音樂理論、歷算學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治學嚴謹,生平著作豐富,有50余種之多。
有人說,光地在學術上的成就不宜過分高估:“他(指光地)尊祟朱子學的學術宗尚的確立,并不是建立于踏實而嚴密的學術研究基礎上的。相反,以帝王好尚、政治得失為轉移依據(jù)的投機色彩則十分濃厚?!蓖蹑R翰先生則認為,我們對光地有關為學和從政的問題進行研究時,不能脫離當時他們所處的時代和社會妄加訾議。(王鍾翰《李光地生平研究中的問題》)在歷史研究中,見仁見智、諸說并存是十分常見的事情,然而無論我們從何角度、以何標準去衡量歷史人物,都不能夠脫離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只有把歷史人物置于特定的歷史時代中去考察,對他在當時歷史進程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我們所得出的結論才會是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然后方才能夠去談引古籌今,以史為鑒,進而推動歷史發(fā)展等其他問題。
任何一個時代的文治武功,都不僅是明君圣主一個人的功勞,而且也是與大臣們的輔佐分不開的。(許蘇民《李光地傳論》)光地在平息“三藩之亂”、統(tǒng)一臺灣、治理水患、澄清吏治、薦舉人才、發(fā)展理學等方面,為社會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是康熙時代杰出的政治家。他死后加贈太子太傅,謚號“文貞”,是名符其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