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縣符離集燒雞
晨龍氏
安徽宿縣的符離集燒雞是我國禽制品中的名品之一,素以其獨特的色、香、味而享譽大江南北,香飄海外。
符離燒雞,色、香、味、形俱佳,是中華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與山東德州的扒雞、河南道口的燒雞、遼寧錦州溝幫子的熏雞,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雞”。
符離烹雞、食雞歷史悠久。傳說唐堯時代,為古帝王顓頊之玄孫錢鏗發(fā)明烹雞術,并因向堯帝獻雉羹(野雞湯)而受賞識,被封為大彭(今徐州)國王,因稱為彭祖。《楚辭·天問》載:“彭祖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彭祖不但是傳說中的八百歲老壽星,而且還被尊為我國烹飪術的創(chuàng)始人,更是烹雞術的始祖。符離屬徐淮地區(qū),水鄉(xiāng)澤國,是野雞天然棲息地,也為當時烹雞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1984年,徐州考古發(fā)掘漢墓,在楚王劉戊之墓的庖廚間,出土文物有銅鼎、盆、勺等食物容器及鐵釜、陶甑等炊煮器具。特別令人驚嘆的是,庖廚間保存有楚王屬縣的貢奉物品:符離雞!符離雞盛放在陶盆內(nèi),上有泥封,并蓋有“符離丞印”的封記,雞骨基本保存完好。據(jù)國家考古專家鑒定和推斷,此雞乃古符離縣貢雞。這一發(fā)現(xiàn),對今天的符離集人來說,無疑是一份巨大的欣喜——這佐證了符離烹雞的出名,至少在兩千年以上!相傳,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宿州知州張開仕進貢符離集鹵雞,乾隆帝品嘗后稱贊不已。
聰明智慧的符離人,延續(xù)了烹雞的悠久歷史,年復一年,不斷改進,制法精細,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味的“符離集燒雞”。
此雞肉爛脫骨,肥而不膩,鮮味醇厚,齒頰留香。
符離集燒雞的制作選當?shù)禺斈攴式崖殡u,且以公雞為良。宰殺前需飲清水并洗凈雞身,然后“別”好晾干用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種名貴香料,放在保留數(shù)十年的陳年老湯鍋里,先用猛火高溫鹵煮,再-火回酥四至六小時方可撈出。這樣制作出來的燒雞,如在出鍋后趁熱,輕輕提起雞腿一抖,雞肉便會全部脫落而明架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