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最出名的20處名勝古跡
凌玉桑
河北古稱冀州,其歷史悠久,境內(nèi)歷史文化遺存豐富,現(xiàn)有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7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以說是文物古跡遍地都是,此處特甄選了20處最具代性的名勝古跡與大家一同分享。
1、響堂山石窟:
位于邯鄲市峰峰區(qū),最初開鑿于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還有大量刻經(jīng)、題記等。它是河北省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石窟。
2、趙州橋:
是當(dāng)今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坐落在趙縣的洨河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dāng)?shù)胤Q做"大石橋"。始建于隋朝開皇十一年至開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shè)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3、廣惠寺華塔:
是中國磚塔中造型最為特異,裝飾最為富麗的塔。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坐落在正定縣城內(nèi)燕趙南大街東側(cè)的廣惠路上,由主塔和附屬小塔構(gòu)成,全用磚砌。主塔底層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狀小塔,小塔環(huán)抱主塔,高低錯落,主次相依,精巧華麗,壯觀秀逸。
4、滄州鐵獅子:
又稱"鎮(zhèn)海吼",位于滄州市東南郊,鑄成于后周廣順三年(953年),身長6.264米,體寬2.981米,通高5.47米,重約32噸。滄州鐵獅子與定州開元寺塔、正定隆興寺銅菩薩像,并稱為"河北三寶"。
5、定州開元寺塔:
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jié)構(gòu)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位于定州市城內(nèi),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為八角形樓閣建筑,共11層,高達83.7米。該塔建筑形式獨具一格,塔身由內(nèi)外層銜接而成,之間以回廊相連,形成塔內(nèi)藏塔的奇特結(jié)構(gòu),內(nèi)設(shè)穿越塔心的階梯,繞回廊盤旋可至塔頂。
6、隆興寺:
有中國保存最好、最高大的銅鑄觀音菩薩像,像奉宋太祖趙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稱"千手千眼觀音"。隆興寺別名大佛寺,位于正定縣城東門里街,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后燕慕容熙的龍騰苑,公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nèi)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朝改為隆興寺;
7、正定文廟大成殿:
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位于正定縣縣城內(nèi)育才街西側(cè),裕華路口對面。1933年,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考察時,將其定為唐末五代遺物。此處原為佛教寺院,至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寺為廟,改佛殿為大成殿。
8、閣院寺:
位于淶源縣縣城中部,"東漢時創(chuàng)建,唐時重修",現(xiàn)存最早的建筑是遼初修建的文殊殿,是全國年代較早、規(guī)模較大、保存最為完好 的土木建筑,也是全國不多的幾座超過千年的土木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xué)、藝術(shù)價值。
9、古蓮花池:
為中國十大園林之一,位于保定市區(qū)中心,始建于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園,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原為金末元初著名軍事將領(lǐng)張柔的居所,歷經(jīng)私人、官府、書院、行宮和公共園林的歷史變遷,有其濃重的歷史積淀。
10、大慈閣:
位于保定市裕華路北側(cè),始建于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
11、蔚縣玉皇閣:
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坐落于蔚縣古城北城墻上。玉皇閣高峻而雄偉,整個樓閣分前后兩院,前院由天王殿和15間禪房組成。后院正面為玉皇閣大殿,殿內(nèi)正面為玉皇大帝塑像,兩側(cè)墻壁上為洞神壁畫,大殿用柱36根,柱上有精美的斗拱。玉皇閣名為敬奉玉皇大帝,實則為防備外來之?dāng)场?/p>
12、萬里長城—山海關(guān):
位于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guān)隘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guān)、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guān))與"天下第一關(guān)"、"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guān)遙相呼應(yīng),聞名天下。
13、金山嶺長城:
位于承德市灤平縣境內(nèi),系明朝愛國將領(lǐng)戚繼光擔(dān)任薊鎮(zhèn)總兵官時期(1567-1586)主持修筑,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障墻、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素有"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美譽。
14、清東陵:
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位于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清東陵于1661年(順治十八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xù)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qū)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15、承德避暑山莊:
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wù)的場所。始建于1703年,歷經(jīng)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diào),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fēng)光,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16、普寧寺:
位于承德市雙橋區(qū)普寧路1號,是始建于清乾隆時期的一座漢藏結(jié)合寺廟。寺廟前半部為漢式,具有漢族傳統(tǒng)佛教寺廟的特征;后半部為藏式,仿西藏桑鳶寺而建,兩種不同風(fēng)格的建筑融為一體。整座寺院雄偉壯觀,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通高27.21米,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17、普樂寺:
位于承德避暑山莊東北,武烈河?xùn)|岸,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全寺建筑為漢藏結(jié)合式,西部依照漢族寺廟樣式由山門、天王殿、鐘鼓樓、配殿、正殿組成。東部為藏式城建筑。主體建筑旭光閣,重檐圓頂,類似北京天壇祈年殿,閣內(nèi)頂部置圓形藻井,龍鳳圖案,龍鳳藻井中心雕金龍戲珠。藻井采用層層收縮的三層重翹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細,金光閃閃,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
18、普陀宗乘之廟:
位于承德市避暑山莊北,為承德外八廟中規(guī)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為了慶祝他本人60壽辰和他母親皇太后80壽辰而下旨仿西藏布達拉宮而建。其主體建筑位于山巔,60余座(現(xiàn)存40余座)平頂?shù)锓渴桨着_和梵塔白臺隨山勢呈縱深式自由布局,無明顯軸線。
19、須彌福壽之廟:
位于承德避暑山莊北面獅子溝南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禪為慶賀乾隆帝70大壽,從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啟程,長途跋涉2萬余里歷經(jīng)13個月來到承德。乾隆帝為隆重迎接六世班禪的到來,仿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特建須彌福壽之廟供六世班禪講經(jīng)和居住,所以,此廟又稱"班禪行宮"。須彌福壽意思是像吉祥的須彌山那樣多福多壽。
20、定州貢院:
是我國唯一保存較好的封建王朝科舉取士的場所,位于定州市中山東路草場胡同,占地10余畝,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四年重修?,F(xiàn)存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后樓5座建筑。氣勢雄偉壯觀,別具一格,顯示了清代建筑風(fēng)格與高超的設(shè)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