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棲霞牟氏莊園
南瑤君
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于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zhèn)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是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莊園。牟氏莊園以其恢宏的規(guī)模和深厚的內(nèi)涵,被諸多專家學(xué)者評價為“百年莊園之活化石”,“傳統(tǒng)建筑之瑰寶”,“六百年旺氣之所在”,1988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牟氏家族是江北第一,全國第二的大地主(僅次于四川的第一大地主劉文彩)。牟氏祖籍湖北公安縣,一世祖牟敬祖,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任棲霞主簿,卸任后在當(dāng)?shù)貏?wù)農(nóng)。八世牟道行24歲(1591年)入河南府宜陽知縣,從此,丁口始盛,十世牟國瓏被誣陷罷官解職回到棲霞后,開始購置土地,興建家宅。
十四世牟墨林(1789-1870年)外號“牟二黑”,以販糧為手段趁饑荒之年,以糧換田,攫取田地,暴發(fā)為擁有4萬5千畝土地的大地主,莊園面積也躍為江北之首。
可以說,牟氏莊園就是一部封建地主的興衰史,也是中國封建地主生活的實物百科全書,莊園集封建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為一體,充分的體現(xiàn)了我國封建時期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是勞動人民智慧與藝術(shù)的結(jié)晶。
莊園始建于清雍正元年,由1723到1944年,經(jīng)歷5代人的擴建,約200余年才形成至今的規(guī)模。它擁有房產(chǎn)5500多間,土地6萬畝,山嵐12萬畝,現(xiàn)保存亭臺樓閣480多間,占地兩萬多平方米,是中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莊園。
牟氏莊園規(guī)?;趾?,古樸壯觀,縱觀重重四合院相疊,橫看條條通道相間,層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內(nèi)立體建筑多屬二層樓房,房舍多是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浮雕圖案,栩栩如生。
整個莊園面南背北,共分三組,包括六個院,大院沿南北中軸線依次建為南群房、平房、客廳、大樓、小樓、北群房及東西群等多進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莊園建筑工藝獨特,雕刻砌鑿,工藝細膩精湛,文采斐然,美妙絕倫,建筑富有特色。
牟氏莊園是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營建的住宅,始建于雍正年間,隨著家族繁衍和家業(yè)的不斷擴大,基本建成于民國二十四年。莊園共有三組六院,房屋四百八十余間,總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各成體系,院與院之間互不相通。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是牟氏莊園建筑特色的重要體現(xiàn),大院由北群房、東西群廂、廳堂樓廂等組成;大院內(nèi),東西廂房分立樓廳兩側(cè),屏門位于廳后樓前,左右以垣墻相貫,前后呼應(yīng),封閉森嚴,構(gòu)成了小院。第一組包括日新堂、東忠來、西忠來3個院落。
第二組位于日新堂西,包括南忠來、阜有兩個院落。第三組位于第二組院落北面,稱為寶善堂。莊園的六個大院沿南北中軸線依次建為南群房、平房、客廳、大樓、小樓、北群及東西群廂多進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各院四至六進不等,石基、磚石混墻,房舍多是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整個莊園結(jié)構(gòu)嚴謹、堅固敦實、雄偉莊重,鱗次櫛比,渾然一體。
牟氏莊園特別強調(diào)門面的裝飾,牟墨林第三個孫子的院落西忠來是六個大門中比較莊重的一個:七級踏跺,迎面是四尊鐫刻琴棋書畫圖案的大門簪,用以裝飾斯文,炫耀門庭。大門抱框高五米,寬三點六米,門扇高二點四四米,寬二點二米,下鑲八十公分高的大門檻。兩扇漆黑大門上雕刻著金色對聯(lián)“耕讀世業(yè),勤儉家風(fēng)”,下鑲八十公分高的大門檻。大門兩側(cè)一對珍貴的抱鼓石,據(jù)說是四名匠師歷時三年雕鑿而成,石料取于城東唐山,為玄武巖。鼓高一點五米,直徑七十公分,鼓體與鼓托連成一體,體身上浮雕著“福祿壽喜”、“麒麟呈祥”、“姜太公釣魚”、“劉海戲金蟾”等圖案。
牟氏莊園的石墻均平整如鏡,石縫細如線,據(jù)說,砌墻時,主人每天都會給石匠發(fā)一些銅錢和鍋鐵,用之嵌在墻縫間,使墻面平整。如若仔細觀察,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墻縫里嵌著的銅錢。據(jù)說,平均每塊石頭造價為一斗谷子,此面墻就耗谷物四百四十六斗。院落里有一面花墻,砌有三百八十六塊六邊型的墻石,任取其中一塊,均可與周圍石塊組成六邊型花卉圖案,總體上組成一個百花相連的連續(xù)圖案。其細致精巧讓人驚嘆。
牟氏莊園在建筑上的奇妙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三大怪”最為人稱道。
一是煙囪壘在山墻外。牟氏家族當(dāng)年耗資43萬兩白銀興建的480多間廳堂樓閣,計有煙囪100余座,都是用精雕的花崗巖石條托在山墻外面,用豆汁泡過的小方磚砌成,獨立于山墻之外(有的立于前墻外),如同一個個小小的空中樓閣,凌空聳立,讓人感到神奇而又獨特。牟氏莊園的煙囪壘在山墻外,不僅造型美觀,起到了點綴、美化樓房的作用,而且抽力大、不倒煙,并可防火(為了防潮保暖,牟氏莊園所有建筑的房坡內(nèi)全鋪了一層柞木炭)。
二是火炕口在寢室外。牟氏莊園的主人喜歡一年四季睡熱炕,即便是夏天,也要燒炕除潮,暖身健體。但是,如果按常規(guī)將炕洞口開在炕前臉處,將草木搬進室內(nèi)燒炕,一是影響室內(nèi)衛(wèi)生,二是負責(zé)燒炕的雇工進入老爺、少爺?shù)膶嬍?,使老爺少爺們感到不方便,三是?dān)心發(fā)生火災(zāi),將萬貫家產(chǎn)毀掉。于是,他們就創(chuàng)造性地在窗外留有炕洞口,讓雇工每天在室外就可按時燒炕。
三是穿堂門兒一線開。牟氏莊園共有六個既自成體系又相互銜接的大院,每個大院內(nèi)向排列著六棟或四棟正房,每棟正房又與東西兩廂及南門樓構(gòu)成一個典型的北方小四合院。這六個大院內(nèi)的正房盡管數(shù)量有別,但是都開的是穿堂門,即正房除最后一排外,均是前后開門,一線相連。這便突破了山東農(nóng)村“街門房門不對開,房門不能前后開”的老規(guī)矩。平時,牟家各幢正房的后門是關(guān)閉的,從這幢正房到那幢正房,必須經(jīng)過更道。只有貴客來訪時,牟家才將所有的門打開,讓客人穿堂過門,直達各幢正房,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再就是在重大節(jié)日時打開眾門,在各個門旁點上蠟燭,形成燈火長廊,以顯示牟家的祥和及富有。
整個牟氏莊園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封建地主階級產(chǎn)生、發(fā)展及其滅亡過程,使牟氏莊園成為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階級生活的“實物百科全書”,有“中國民間小故宮”之稱。它集中了建筑史上中國北方民俗建筑的優(yōu)秀成果,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文化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