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婚俗
惜雪
忻州地區(qū)結(jié)婚程序大體有四個步驟:議婚、訂婚、成婚、回門。
議婚,是男女婚姻的最初階段。舊時“無媒不成婚”,男女雙方不能見面,全憑父母意愿,而能否成婚完全取決于“合婚”的結(jié)果。后來,又增加了相親,方法是由介紹人帶上男方到女方家看女方的容貌、身材。女方的父親,或女方自己與母親有時也去男方看看房屋、住室,打聽其社交人緣。合婚既成,兩家則擇吉日互換庚帖。雙方各備紅書庚貼,上面重新寫明男女各方出生的年月日,互相交換,表示信守不渝,當?shù)厝怂自捠桥健坝兄髁恕?。發(fā)展到后來,由于人們破除迷信,去掉了“合婚”這一環(huán)節(jié),“換貼”這道手續(xù)也同時免除。
訂婚。舊時訂婚的核心內(nèi)容是門當戶對,對年齡的大小并不在意。一般15歲前訂婚,甚至五、六歲就訂了親,有小男孩聘大媳婦,也有大女婿娶小女孩的,但通常是女的比男的大。訂婚時,男家要給女家送彩禮、送大錢,舊稱“納聘”。一切禮品由女家指定。如保德、河曲一帶彩禮名目有“三盤兩對”,即三副項圈、兩對手鐲;“花紅彩禮”,即紅布、藍布各一丈二尺;“生米豬卷”,即一斗白米、一斗綠豆、一斗紅棗、白條豬一口,饅頭24個,還有用紅紙裹封的銀洋。而女家給女婿的只是象征性禮物,如帽一頂、靴一雙,“硬腰子”一個。解放前一般貧苦人家給不起彩禮,不得不典房賣地,債臺高筑,以至一輩子不得翻身。保德城關附近還有一種習俗叫“西瓜月餅吃三年”,就是在訂婚后三年內(nèi),每逢中秋節(jié),男方用食盒抬著上好大西瓜四個,大小月餅壘成一塔送給女方。河曲一帶在婚前要給女家送二斤面炸的油餅24個,油糕120,羊一只,豬一口,酒兩壺,女家回油餅兩個,糕一個。
成婚,又叫娶親。男女雙方到了當?shù)卣J可的婚齡,男女雙方就協(xié)商結(jié)婚的日子。一般是男家先請陰陽先生選擇日期,由介紹人拿上禮物通知女家,一般女家都同意男家的日期。但細心的女家還要另請陰陽先生兌日子,看有無“妨忌”。在保德一帶,臘月二十三以后就可以不擇日子,任選哪一天都行,謂之“趕亂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