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潢川民俗
百年孤老
潢川婚姻習(xí)俗
舊時(shí),男女從訂婚至完婚,中間要經(jīng)過許多繁文縟節(jié),一般程序有訂婚、啟媒、接親、拜堂、回門等。
訂婚
男女兩家門當(dāng)戶對,由父母作主托媒說親,先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再行書“下柬”(訂婚約),“下柬”時(shí)男方向女方下彩禮。富家彩禮多金銀首飾彩緞衣料,女方報(bào)以筆墨書硯,貧家為棉布銀質(zhì)首飾;婚約既定,不得改易。
啟媒
男方卜定成親日期,按既定格式用紅紙寫好懇貼,請媒人送到女家,名為“送日子”,女方若無異議,就回允帖?;槎Y前兩日過禮,男方用若干捧盒或抬盒,送去龍鳳餅、豬蹄肉、魚、公雞(北方公鵝)和新嫁衣等禮品,女方以母雞(北方母鵝)、衣帽鞋襪和糕點(diǎn)回敬;抬回女方陪送的嫁妝,富家有陪送房屋、田地及仆女的。
接親
按既定日子迎娶,風(fēng)雨無阻,縣城在頭天子夜,農(nóng)村當(dāng)天不過午。新郎不親迎,以幼童坐花轎代往,名曰“壓橋”。一路宮燈前導(dǎo),鑼鼓喧天。花轎到了女家門前,鑼鼓敲起“雙喜地”,表示賀喜,接著敲“八哥洗澡”,催新娘沐浴啟程。這時(shí)新娘由其舅父或兄長抱上轎,用紅巾蓋頭,哭泣不止,表示舍不得爹娘。富家用大轎一乘抬新娘,小轎兩乘抬“送親的”;貧家只用小轎兩乘,除新娘外,只一名“送親的”,不用鑼鼓。花轎來回不走重復(fù)路,遇到別的花轎,新娘間要互換褲帶?;ㄞI臨門,鞭炮齊鳴,新郎插花披彩同男女賓客出門迎接。新娘入門要跨馬鞍、抱寶瓶,預(yù)示生活平安。
拜堂
拜堂儀式在中堂舉行,堂上設(shè)香案花燭,由司禮人(稱“禮先”)主持?!八陀H的”和“接親的”牽扶新婚夫婦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父母),夫婦交拜,然后新郎用紅綢牽新娘入洞房,同喝龍鳳湯、蜜糖油。接著新娘以手帕、鞋襪或其它物品敬獻(xiàn)長輩,受者須賞新娘錢幣,謂之“端賞錢”。晚上專設(shè)一度喝“團(tuán)圓酒”,新夫婦上坐,女眷作陪。向新娘布菜時(shí),講一些吉祥語言。晚飯后“撒房”,撒房后將染紅的白果、花生和棗子等合在一起從廳堂、院落撒到新房,向新娘新郎撒去,邊撒邊唱,眾隨聲喝彩。最后親友“鬧房”,有“三天不分大小”的說法,故老少均可參加。
回門
婚后第三天上午,新娘偕夫婿回娘家,謂之“回門”。女家設(shè)筵招待請親朋作陪,下午新夫婦返回,到家時(shí)須走“狀元橋”方能入房。“狀元橋”是在院中用方桌、木梯架設(shè)的,上鋪紅氈,擺放棗子、剪子、筷子、升子等物,表示早生子、快生子等。新娘由新郎扶著過橋,讓新娘邊走邊拾取、辨認(rèn)擺放的什物,以討吉利。
潢川建房習(xí)俗
建造新房系民間在事。舊時(shí)建房一般先請陰陽先生擇基定向,選“黃道吉日”動(dòng)工。上房梁時(shí)設(shè)香案、祭魯班,用紅紙(布)纏在屋梁上,用紅、黃紙寫“姜太公在此諸神回避”的字幅,貼在屋中脊椽上,兩面懸掛“上梁欣逢黃道日,豎柱偏遇紫微星”對聯(lián)。燃放鞭炮,木泥工師傅高蹲梁上,以蒸饃、花生和糖果等食品向下拋撒,供鄉(xiāng)親哄搶助興。
遷入新居時(shí),親朋鄰里送酒肉、用品,祝賀喬遷之喜,稱之“燎鍋底”,主人在新居以酒食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