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連城新泉楊家坊大宗祠
夢蕊桑
楊家坊楊氏大宗祠,屬楊氏九二郎公祠,位于連城縣新泉鎮(zhèn)樂江、樂聯(lián)村兩村正中,始建于元至順元年(1330年),距今有近700年歷史,原為住房,明崇禎三年(1630年)改為祠堂,1810年重新修建,現為連城縣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60年代被當地政府用作糧站,后來改為小學。幾次有人想把它拆除,但由于當時村中老人和當時學校負責人認為,這個祠堂還有利用價值,因而僥幸保存至今。
據《楊家坊地方志》載,1929年6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二打龍巖后,回師新泉休整一個星期。6月13日上午,朱德軍長帶領紅四軍將士第一次到楊家坊,在楊氏九二郎公祠左前方搭臺召開群眾大會,在大會上號召工農大眾聯(lián)合起來打土豪,動員群眾參加紅軍,建立工農武裝鬧革命。朱軍長渾厚、雄壯有力的聲音傳至大墓塘、上坊街。
會后,朱德軍長代表紅四軍到大水坑向富豪籌款充軍餉,因數額大,銀元用大秤稱。此后,朱軍長又先后兩次到楊家坊九二郎公祠召開群眾大會,發(fā)動群眾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朱德軍長三進楊家坊發(fā)動群眾鬧革命活動已載入當地史冊。
1929年6月16日,連南十三鄉(xiāng)聯(lián)合在嶺下羅家祠集結開會。受中國工農紅軍和朱德軍長影響,當地進步人士李云貴在會上宣布,連南十三鄉(xiāng)舉行工農武裝暴動,楊氏大宗祠是十三鄉(xiāng)工農武裝暴動隊的指揮部,后以楊家坊為中心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燒契據、開倉分糧等工作。楊家坊楊氏家廟即成為當地載入史冊的紅色大宗祠。
20世紀60年代,楊氏家廟被當地政府用作糧站,1976—1997年,改為樂江學校、樂江小學禮堂。至1998年,樂江學校將楊氏家廟歸還楊氏裔孫后,再次進行全面修繕,成為楊家坊及周邊楊氏后裔集族議事的場所,也是閩西及省內外楊氏裔孫追宗認祖的聯(lián)誼之處。2002年3月6日,列為連城縣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樂江、樂聯(lián)兩村文化活動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
楊家坊楊氏家廟建筑座西北向東南,東20米至村中南北向大道,南至楊氏九三郎公祠,西50米至大水圳,北40米至大水圳,磚木結構、青磚灰瓦、飛檐翹角;總占地面積約6400平方米,大廳進深22米,寬16米,上廳高6.6米、下廳高5.6米,建筑面積352平方米;大門前雨坪600多平方米,中軸線依次為門廊、下廳、天井、上廳。上下廳以左右廊相連,門廊以兩根圓石柱承托雕花斗拱重檐牌樓,牌樓正中懸掛“楊氏家廟”大牌匾,門前左右石獅一對,上下廳沿天井各一對圓石柱相對,硬山墻,三合土地面,保存完好。
楊氏大宗祠建筑在結構和裝飾上汲取了北京許多宮殿建筑的技法,巍峨壯觀、氣勢恢弘,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配以壁畫,展現了明清建筑風貌。
楊家坊楊氏家廟現還保存一扇大門,大門由2根大石柱支撐,顯得寬闊,15米寬的屏扇可拆開在天井中平放,供大型慶典或打大醮時使用。宗祠正中30余平方的大天井,通風采光良好,熱天不覺悶熱,雨天不覺潮濕,更令人稱奇的是宗祠內從未見過蜘蛛結網。
宗祠內聳立的6根石柱特別引入注目,傳說石柱是從上杭縣運來,到磯頭后,再用大木船運到楊家坊,當時如何請人將這幾根大石柱立起來一直是個謎。柱上刻有三幅對聯(lián),相傳為清朝道光年間楊姓舉人楊賓公所書,字體雄渾有力。有一聯(lián)為“跡自鏞州發(fā),家從石壁來”(鏞州為今福建將樂,石壁系寧化石壁),表明連城楊姓人家是因為戰(zhàn)亂從將樂遷到連城的,期間楊氏的先人曾在寧化石壁居住過。
楊氏大宗祠歷經近700多年的風霜雨雪,雖有歷代裔孫多次維修,但因年代久遠、老態(tài)龍鐘、狀況百出:一是上廳右側磚墻地基下沉、墻體外傾嚴重、瀕臨垮塌;2012年,裔孫合力籌資在緊靠上廳磚墻外側之處,無奈建一與古建筑風格格格不入的長8.5米、寬4.7米、高4.0米,面積4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議事室,以擋住行將倒塌的墻體。二是大門上方的重檐牌樓構件和宗祠內的大梁、川梁、桁條、屋角老化腐爛嚴重。亟待大量資金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