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鄖西七夕節(jié)民俗
悅可
農(nóng)歷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七夕節(jié)又名乞巧節(jié)、七巧節(jié)或七姐誕,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鄖西縣境內(nèi)因為天河的存在,而聚集了大量的“七夕習俗”文化資源。目前,鄖西七夕已經(jīng)成功申報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成為中國“約會之鄉(xiāng)”、“喜鵲之鄉(xiāng)”。
鄖西七夕是流傳在鄖西境內(nèi)漢江、天河和金錢河流域的以七夕節(jié)為時令,以祈福乞巧為內(nèi)涵,以個體或群體為組織的一種儀式性的民間風俗習慣。在鄖西代代相傳的牛郎織女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通過老人的口耳相傳,告誡后輩兒女男耕女織、勤勞持家的道理。
據(jù)北魏時期的《水經(jīng)注》記載,傳說钖義山(今鄖西縣澗池鄉(xiāng)娘娘山)是列仙居住的地方。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早在楚懷王之前,包括鄖西在內(nèi)的楚國七夕的習俗和傳說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據(jù)民俗專家考證,鄖西 “七夕乞巧習俗”在唐宋時期就有了。鄖西現(xiàn)存的清同治版和民國25年《鄖西縣志》記載更為詳細,其中寫到“七月閨閣以瓜果祀牛女為乞巧”的節(jié)俗。
與史料相一致的是,鄖西境內(nèi)至今還保留有牛郎廟、織女廟、金釵石等景觀和一系列七夕民俗。鄖西人至今保留著種桑養(yǎng)蠶、婦女織布、繡娘刺繡、做巧食等習慣。據(jù)普查顯示,鄖西七夕習俗在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均有存在與傳承,特別是“七成八不成”習俗在鄖西各地都比較普遍,而天河七夕民歌、廟宇等分布在秦嶺南麓、漢江中上游以天河流域為中心的方圓15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
請七姐
織女被稱作“七姐”或“七姑娘”。傳說“七姐”被王母娘娘召回天宮后,同她的六個姐姐共同掌管著民間的年景收成、婚姻愛情、字墨財運和吉兇禍福等。“請七姐”也因此成為一項神秘、莊重的民俗活動。
如今的鄖西縣上津、城關(guān)等地依舊保留著在正月初七和七月初七“請七姐”的風俗習慣。正月初七“請七姐”下凡的主要目的是向“七姐”問年景、求財運;而七月初七“請七姐”,主要是為姑娘和小媳婦們“乞巧”或占卜婚姻愛情。
儀式上,年輕媳婦、未出嫁的姑娘聚在七姐織女的神像前,上香許愿,正月求年成、婚姻,七月乞求七姐織女快快下凡傳授精巧的女工技藝,保佑婚姻美滿,保佑家家戶戶一年的風調(diào)雨順,家庭平安。
天河夜話
七夕之夜,許多女子躲在南瓜棚下、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的情話;少男少女此時幽會在僻靜之所,綿綿私語。天河河畔,許多情人和青年男女在河邊燃放河燈,寄托人們對逝去親人的哀思,為家庭、親人祈福。
七夕乞巧
姑娘、媳婦們都希望自己心靈手巧,于是在七夕這天夜晚聚集在一起,祈求織女能在乞巧之期,傳授巧妙的手工刺繡技藝,并以手工刺繡藝術(shù)品的表現(xiàn)內(nèi)容祈求婚姻圓滿、愛情長久。
拜織女會
“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lián)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于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么,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里來,于案前焚香禮拜后,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拜祭儀式結(jié)束后,少女、婦女們看天河遙望牛郎星、織女星,陪伴牛郎織女雙星至子夜轉(zhuǎn)時辰方才散去。
做巧食
七夕這一天,人們會聚集在一起做些巧食出售,如“花瓜、巧酥”等民間巧食。巧食上一般都繪有織女形象的圖案。
賀牛生日
一些兒童、少婦們把七夕這一天視為牛的生日,他們到野外采摘鮮花編成花環(huán)拿回來戴在牛角上,慶賀牛過生日。
七成八不成
民間男女相親第一次見面,講究“七成八不成”,如果女方炒七個菜待客,就表示婚事有希望;如果桌面上是八個菜,就表示對方不同意,你就吃了飯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