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誕生禮
以蕾郎
有的索倫鄂溫克人家在嬰兒出生后,在房屋門口或院門口掛一小塊紅布,意為禁止閑散人員進入。人們一看就知道這家添了人口。
使鹿鄂溫克人在婦女臨產(chǎn)時,要搭臨時“仙人柱”作為產(chǎn)房。產(chǎn)房的標志是搭“仙人柱”的立桿要長出屋頂比較突出,人們一看就知道。
1、搖籃
新生嬰兒放入搖籃的時間各家都不相同。一般在出生七天,肚臍自然脫落后放入搖籃里,將脫落的肚臍收好不能隨意丟棄,包在紅布里,放在搖藍枕頭下的部位。嬰兒每天在搖籃里的時間各家也不同,嬰幼兒最早的在11個月時就學(xué)會了走路。有的家庭的嬰幼兒在會走路后就不再放搖籃里,有的家庭在睡覺時還是在搖籃里,直到兩歲或兩歲半。
鄂溫克人的搖籃叫“額莫賀”、“奧姆克”。有一種是用稠李子樹(英格德毛)或紅柳樹(西日特毛)制成,呈長圓形,長約90多厘米,寬約35厘米,邊高約8厘米。搖籃的底部由兩塊薄板接成,從中部開始徐徐向上,接角處與平面呈45度角,嬰兒頭枕部不用木板,在其部位的邊上鑿出針眼,縫上用紅、綠、黑顏色的線繡出蝴蝶等花紋或圖案的布。搖籃的背面(哈皮蘭)掛著串起來的雞或野雞腿骨、鷹爪、雄野豬獠牙等。
搖籃的頭部兩端各綴上三條五顏六色的串珠。定居的鄂溫克人在屋內(nèi)房梁上備一根長長的用狍脖皮制成的皮繩(奧勒根),不用時高高的吊上去,這根皮繩的兩端有特制的鐵環(huán)或銅環(huán)(剛古),專門用來鉤住搖籃頭尾兩端的環(huán)形皮繩,使其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貟炱饋碛剖帯_@種鐵環(huán)或銅環(huán)制得非常精致,還刻有花紋,尤其年久的銅環(huán),越發(fā)閃爍著黃色光亮,宛若一幅精美的藝術(shù)品。為預(yù)防孩子從搖籃上摔下來,搖籃邊框的兩側(cè)都鉆孔穿上皮繩綁上。
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的搖籃是用樺樹皮制成的,底部的一塊折成一個角度,樹皮上蒙著柔軟的馴鹿皮,馴鹿皮上涂上紅、褐、黑等濃淡不同的顏色作為裝飾。搖籃一般掛在“仙人柱”內(nèi)母親鋪位的橫桿上,遷移時母親將搖籃中的嬰兒馱在馴鹿背上。到宿營地,在沒有搭起“仙人柱”前,將搖籃先掛在樹上。夏天鄂溫克人在搖籃上面覆蓋薄布,以防蚊蠅叮咬嬰兒,冬季覆蓋厚布或皮子,以防寒氣襲人,為使覆蓋物與嬰兒面部有一定的間隙,在搖籃上半部位安上半圓形的細桿(瑪力蘭),使覆蓋物隆起。鄂溫克人認為,搖籃用的時間越長越好,孩子睡在里邊越舒服,有的家庭使用好幾代,當孩子出搖籃后,還興外借,不讓搖籃空著。誰家生了孩子需要用搖籃,就來借,直至孩子兩歲才還回來,還時,一般不空手來,在搖籃上放入點心或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