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詞戲
動情
南詞戲,流行于南平地區(qū),它是從灘簧小調發(fā)展來的。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灘簧小調從蘇州傳入南平時是以坐唱形式出現(xiàn)的,唱、白均用蘇州“土官話”,以唱為主,間以說白。曲調有“大調”與“小調”兩類,以南詞八韻為其基本調,又因灘簧直接受蘇州昆曲影響,保留有「泣顏回」、「耍孩子」、「一枝花」、「將軍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來自昆曲的劇目,如《斷橋》、《秋江》、《出塞》、《白蛇傳》、《西廂》、《拜月》等。
清中葉至民國期間,南詞在南平得到了發(fā)展。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個班社叫“靜逸軒”,參加者多是知識界人士與商人。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組織“三德堂”,清光緒年間(187~1908年),有“同樂軒”,民國5~35年(916-1946年),又有“鶴鳴社”、“賡韻琴社”等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南詞得到進一步發(fā)展。1953年,在原有南詞清唱的琴社基礎上,南平成立第一個業(yè)余劇團,并排演了第一個傳統(tǒng)小折戲《井臺會》,使曲種向劇種邁出了第一步。演員從清唱坐彈開始走上舞臺,按行當角色化妝演出。隨后,城鄉(xiāng)也相繼成立業(yè)余南詞戲劇團,演出《秋江》、《出塞》、《吐袖》、《牡丹對藥》等劇目。同時,變原先的“土官話”為普通話,并向婺劇、京劇、昆劇等學習表演科介,豐富了南詞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