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的三國文化(2)
瑄旗
三、關羽文化在荊州
劉、關、張之間作為中國傳統(tǒng)倫理觀念的義,又主要體現(xiàn)在關羽身上,并成為關羽文化的核心內容。由三國文化所衍生的關羽文化現(xiàn)象,是三國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熔鑄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荊州所蘊含的三國文化的一大特色。關羽鎮(zhèn)守荊州達十年之久,是他一生事業(yè)的亮點,也是他為之喪身而悲切之所在。
1、守荊州歷史功績,顯關羽英雄本色。關羽鎮(zhèn)守荊州期間,是當時曹、劉、孫三個政治集團紛爭頻繁、三分形勢正式形成之際,斗爭極為激烈、復雜。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zhàn),只是奠定了三分形勢,真正形成天下三分之勢,則是在劉備借荊州之后。
劉備借荊州,標志著三分形勢基本形成;荊州之失,則標志著三分格局的定型。所以關羽守荊州這段時期是三國形成之初十分關鍵的時期。當時,曹、劉、孫三分荊州,相互接壤,摩擦不斷,防守形勢十分嚴峻。正是由于在當時斗爭十分嚴峻的情況下,關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守住了荊州,鞏固了劉備集團這個至關重要的根據(jù)地,劉備集團才有可能西取益州、攻占漢中,成為三分形勢形成之初勢力迅速上升、一時十分強盛的一方。
沒有關羽守荊州,就不會有劉備集團向西發(fā)展的成功,不會有嗣后蜀漢政權的建立。關羽守荊州始終立足威武自強,采取與魏、吳強硬對抗的態(tài)勢,充分顯示出他作為三國名將的英雄本色,其功績是應當肯定的。正因為歷史上關羽本身是個英雄,在守荊州期間進一步得到顯示,才為后人所敬仰。
2、失荊州悲劇結局,成就了關羽身后聲譽。失荊州被擒斬首的悲劇結局,正是關羽身后被尊奉、神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失荊州,就不可能有身后無比榮耀的關羽;沒有失荊州,也不可能有關羽文化。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忠義”化身的關羽,不僅在封建社會很長時期與文圣孔子并起并坐,而且在當今仍有一定影響。
在海外華人社會中,關羽文化被視作弘揚中華文化的象征,成為連結海內外炎黃后裔中華情結的橋梁和紐帶。在商品經(jīng)濟日益發(fā)展的社會條件下,關羽尊神迎合一些人求富盼安的心態(tài),成為人們所祈求的財神爺和保護神。就關羽文化所蘊含的忠義內涵而言,除去其封建性的消極因素,今天也仍有現(xiàn)實的社會價值。荊州作為關羽文化孕育之地,是關羽文化真正的故鄉(xiāng),其他地方是不能取代的,也是無法取代的。
3、爭荊州藝術演繹,豐富了關羽忠義精神。三國時代魏、蜀、吳荊州之爭,本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對此進行藝術加工、創(chuàng)造,成為全書最精彩的篇章,其中不少篇幅著重塑造了關羽形象,使關羽的忠義武勇精神更為豐滿、完善。關羽身后上升為關帝、武圣,有其深刻的社會原由和文化原由,同時,也跟關羽與荊州的特殊關系分不開。離開關羽與荊州的特殊關系來看待關羽文化現(xiàn)象,看待關羽的被推崇、尊奉,就失去了一個基本的前提。從關羽文化的形成來看,荊州是關羽信仰起始之地,最早的關廟也是始建于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