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舞蹈 阿尺目刮舞
令婧桑
傈傈族的歌舞絢麗多姿,傈傈族的民族舞蹈為傈傈族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阿尺目刮”則是傈傈族民族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
“阿尺目刮”是“山羊的歌舞”,這歌舞不用樂器,是一種人們自娛自樂的舞蹈,而且唱詞還十分的豐富,沒有界限,可以即興自編,是種十分有趣的歌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傈傈族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來源據(jù)說與傈僳族群眾的半農半牧,特別喜愛飼養(yǎng)山羊有關。據(jù)介紹,當?shù)乩圩宄绶钤甲诮蹋珶o廟宇,宗教活動大多通過歌舞進行,也就催生了“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發(fā)源地是云南省迪慶州維西縣葉枝鄉(xiāng)同樂傈僳大村,這個村寨的傈僳族居民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棱子”,呈階梯狀一層層分布在山坡上。
樂歌以領唱和伴唱合成,每一樂曲開頭,都有一個無唱詞內容的起音,其音顫抖悠揚,宛如曠野里山羊的悠悠長鳴。參舞者分男、女兩隊,每隊有一名領唱者,其余合唱。
唱詞內容十分豐富,可從遠古洪荒的神話傳說唱到身邊的生產(chǎn)生活,可承襲前人留下的唱詞,也可即興自編自唱。
“阿尺目刮”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民族舞蹈,僅流傳在以葉枝鄉(xiāng)為中心的瀾滄江上游地區(qū),是一種群眾性自娛性舞蹈,其特點是不用樂器,自始至終踏歌起舞,曲調可緩可急,且跳動幅度較大,給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
阿尺目刮的起源
“阿尺目刮”———山羊的歌舞,是流傳于瀾滄江上游的傈僳族傳統(tǒng)舞蹈,“阿尺目刮”是來自遠古的歌,曲調深沉悠遠,如山羊長鳴,音色婉轉舞步多變。維西縣葉枝鄉(xiāng)同樂村是“阿尺目刮”的故鄉(xiāng)?!鞍⒊吣抗巍钡母柙~內容豐富,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婚、喪、嫁、娶,節(jié)日喜慶,歡慶豐收,迎送賓客等方方面面;舞步古樸,多變,至今還保持著原汁原味的跳法。那震撼山谷的歌聲,粗獷雄建的舞姿使人回味無窮。
“阿尺目刮”是傈僳族歷史的真實寫照。傈僳族是山的民族,其族源、遷徙歷史、文化習俗等大多以民間文學和口碑相傳下來。傈僳族是追趕太陽的民族,太陽哪方落就往哪方遷徙。在三次大規(guī)模遷徙過程中,瀾滄江是西遷的主要通道,成為傈僳族文化的聚集和傳播帶。
“阿尺目刮”以熱烈奔放、粗獷有力的歌舞生動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獵、采集、刀耕火種的歷史演變過程。傈僳族是酷愛狩獵的民族,對各種動物的習性都非常熟悉,特別是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與山羊結下了不解之緣。
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風擋雨,是傈僳族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必備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擬山羊習性動作而創(chuàng)作成的“阿尺目刮”,舞姿生動形象,情緒歡樂熱烈,富于變化,充分表現(xiàn)了傈僳族人民對各種動物的摯愛以及向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作艱苦卓絕斗爭的樂觀向上精神,保留了渾厚古樸的原始藝術風格和特色。
傈僳族先民還通過對大自然長期細致的觀察,借助山花開放、蟬鳴鳥啼、草木枯榮、大雪紛飛、葉綠枝添來定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