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銀耳的來歷傳說
青梔如初
銀耳,也叫白木耳、銀耳子、雪耳,因外形酷似人的耳朵而得名,譽為“菌中之冠”美稱。其中,銀耳的故事傳說,特別優(yōu)婉動人。在中國食用銀耳,有上千年的歷史,但一直是食用野生銀耳。人工種植銀耳則起源于1894年,當(dāng)時為了滿足對慈僖太后的進貢。
銀耳食用菌,色乳白略帶些微黃,膠質(zhì),半透明,柔軟有彈性,由數(shù)片至10余片瓣片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繡球形。銀耳不僅可食用,還可以當(dāng)藥用。
中醫(yī)認(rèn)為,銀耳性平,味甘,具有“補腎、潤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療肺熱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癢,咳痰帶血等疾病。屬于名貴的營養(yǎng)滋補的佳品,能扶正強壯,補脾開胃、益氣清腸,讓我們的氣色變好,達(dá)到養(yǎng)生長壽之效。
銀耳發(fā)源于四川通江,清宮侍女德齡著《御香飄渺,御膳房》論通江銀耳說:銀耳那樣的東西,它的市價貴極了,往往一小匣子銀耳就要花一、二十兩銀子才能買到。
據(jù)民國《續(xù)修通江縣志稿》記載,通江銀耳的人工培育成功,是在清光緒六、七年間(1880—1881年),而陳河鄉(xiāng)霧露溪畔的九灣十八包則是它的發(fā)祥地。
傳說(一)
早年,在霧露溪邊住著母女倆,靠打柴為生。女名銀花,長到十六七歲,品貌端莊,心靈手巧,人們尊稱“銀姑娘”。老媽媽正該享福時,卻得了重病,面黃肌瘦,全身無力,醫(yī)生認(rèn)為是不治之癥,家庭的重?fù)?dān)全落在姑娘身上。
七月的一天,細(xì)雨霏霏,姑娘到青杠林坡檢柴,發(fā)現(xiàn)一根青杠斷枝上長著幾朵白花花、亮晶晶的東西,覺得新奇,她采下一朵,拿到鼻尖嗅,沒有什么氣味;放到嘴里嘗,清涼可口,于是,她把這東西帶回家,讓媽媽也嘗一嘗。
媽媽知道青杠林樹上長的東西沒有毒,大著膽子吃了,覺得很開心。以后,姑娘每次上山撿柴,都注意尋找這類東西,拿回去給媽媽吃。斷斷續(xù)續(xù)吃了十多次,媽媽的病就好了,母女倆很高興, 要給它取個名字, 說它形狀像耳朵, 色澤潔白晶瑩, 就取名“白耳”。白耳能治病,漸漸被鄉(xiāng)鄰們知道了,但很難找到。姑娘想,白耳既能在青杠斷枝上長,何不把青杠樹砍倒讓它生長呢?經(jīng)多次試驗,果然砍倒的青杠樹長出白耳來。
因銀姑娘發(fā)現(xiàn)和培植了白耳,為感念她的功績,遂將白耳稱“銀耳”。
傳說(二)
很早以前,滄海桑田,讓通江陳河由內(nèi)海變成淺丘盆地,但山是光禿禿的,河岸邊是荒茫茫的。這時,從鄂州來了松柏和青杠兩父子,年復(fù)一年,不懈勞動讓茺山披上綠裝,河岸開出良田。此時,松柏父親,對青杠三十來歲未娶媳婦妻而嘆息。
話說天上有位銀花仙子培植銀花,讓天宮變得晶瑩明凈,受到王母的賞識。可銀花仙子卻被人間男耕女織的恩愛情景所吸引,一心想下凡,觸犯了天條,讓王母娘娘幽禁處罰。此事被金牛星知曉得,牛郎織女的經(jīng)歷令他同情銀花仙子,于是用犀利的牛角尖鉆密室墻基一個大洞,讓銀花仙子逃離天宮到凡間。
銀花仙子飛過云海,飄落一處叫落仙臺地方,見到須發(fā)皆白的松柏老人便問“這是甚么地方?”“這是我們新辟的九灣十八包”。 說話間,兒子青杠回來。銀花仙子見到青杠魁梧的身材,黝黑的頭發(fā),紫紅的臉膛,不禁暗喜道。青杠瞧見女郎白皙如玉、唇若涂朱,一雙黛眉,兩眼含笑,心中暗嘆美貌如仙!于是挽留姑娘住下,女有情,男有愛,銀花就嫁給了青杠。
轉(zhuǎn)眼第三年,春疫流行,到處腹痛肚瀉病人。青杠問妻子:“各地瘟疫流行,十家九病咋辦?”妻子說:“憂無用,急枉然,我來醫(yī)治”。于是,妻子就用頭上的銀花,放在水中煮沸,給患者服,霎時病去毒除康復(fù)。原來,銀花湯,內(nèi)清積熱,外解痢毒,解除瘟疫。
青杠才悟出妻子,原來是天上銀花仙子下凡。青杠幫妻子為人治病。銀花仙子吩咐說:“銀花治病是丹藥,若人問來歷,別說出我名,切記!”青杠治好了千萬人的疾病,人人稱頌靈丹妙藥,趕來致謝的絡(luò)繹不絕。
這下驚動了瘟神,瘟神心想,銀花天宮仙子獨有,莫非私下了凡塵?
玉皇大帝聽到報告,查詢發(fā)覺銀花仙子私奔人間大怒,即令托塔天王下界收服。天兵天將將銀花青杠的住處圍住,喝令銀花仙子速歸天界。青杠父子怒罵天兵天將,拆散姻緣。天王大怒,手指青杠父子,頓時成樹木。銀花仙子忙將自己潔白的罩紗披在青杠身上,含淚離開了人間。此后,潔白縹緲的罩紗變成了霧,緊護住青杠;淅淅瀝瀝的露象仙子的淚;晶瑩的銀花變成銀耳,能祛病療疾。通江陳河的霧,四季白而濃,九灣十八包的銀耳,出得早、品質(zhì)最好。
元末明初,鄉(xiāng)親們霧露臺建廟宇,塑銀花姑娘神像,祀為銀耳化身,年年祈求豐收,據(jù)說很有靈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