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面御史錢灃
淚流干
清朝施有奎《錢南園先生像贊》中寫道“身致富貴,躬守清貧。亦嚴履蹈,不茍笑嚬(意為皺眉)。正色立朝,遇事直陳。戇章每上,權(quán)杵怒嗔。公不為動,中心安仁。”其所贊頌的人物是乾隆年間與劉墉齊名、號稱“瘦馬御史”的云南昆明人錢灃。
錢灃(1740年—1795年),字東注,號南園,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考中進士,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任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錢灃一生剛直清廉,尤其是在兩任監(jiān)察御史上,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監(jiān)察御史的本分。
錢灃家境一般,但從小便受到較好的教育。錢灃祖上世代讀書,后來家道中落,父親為銀匠,以手藝擔負著養(yǎng)家糊口的重擔。他的教育則主要由母親承擔,母親特別重視品德教育,常以圣賢的故事教育他。他本人亦重視品德修養(yǎng),曾說:“立品必自慎獨始,于人所共知之者而猶不檢,獨中豈可復問?”
錢灃兄弟姐妹多,身為長子的他每天除讀書外,還要幫助父母照顧家庭。他學習刻苦,年少時即顯才氣,且志向高遠?!跺X南園先生別傳》稱他“少有大志,舉止岸然。少長,從塾師游,聞古賢人杰士,輒慨然欣慕?!彼麨楣俸笠啾3种疵男膽B(tài),在經(jīng)濟上很吃緊。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錢灃從昆明回京復職,連路費都無法拿出,即使這樣,當本地官員打算贈他路費時,他也婉言謝絕,最后拿著親戚借給他的錢才回京復職。他雙親去世時,尚需典當家業(yè)或向朋友借錢辦理后事。正是錢灃在生活中的兩袖清風、不慕浮華,使他能在御史生涯中秉公執(zhí)法、仗義執(zhí)言。
錢灃為人正直,既不向權(quán)貴低頭,更不肯同流合污。姚鼐在《南園詩存》序中寫道,“當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張威福,朝士有恥趨其門不以希進用者,已可貴矣。若夫立論侃然,能訟言其失于奏章者,錢侍御一人而已?!焙瞳|雖權(quán)傾朝野,錢灃不僅不向其獻媚,且敢于向朝廷上書言其短。錢灃曾言國家設立言官,原是想借此拾遺補缺,剔奸除貪,倘若大家都尸位素餐,致使豺狼遍野而朝廷不知,那還要耳目之臣干什么?錢灃言必行,行必果。他勇于彈劾和珅的同黨山東巡撫國泰、布政使于易簡,稱他們“吏治廢弛,貪婪無饜,各州縣庫皆虧缺……”
山東巡撫國泰是滿洲鑲白旗人,四川總督文綬的兒子。國泰與前大學士于敏中之弟于易簡勾結(jié)在一起,狼狽為奸,“貪縱營松,征賂諸州縣”。仗著父親是總督,自己又與和珅關(guān)系非同尋常,他貪贓枉法、無惡不作。錢灃等人受命赴山東實地調(diào)查,和珅想包庇此事,幫國泰蒙混過關(guān),便派家仆通風報信,結(jié)果被錢灃察覺。到了山東后,錢灃不動聲色,堅持要查庫,此舉得到同行的山東籍官員劉墉的支持?!皣┞勈拐邔⒅?,假市銀補庫?!眹┑玫胶瞳|的密報后,已向富商大賈借銀兩冒充官銀放在倉庫里。錢灃查庫后發(fā)現(xiàn)每錠銀規(guī)格不一、顏色不同,與官銀的整齊劃一截然不同。錢灃了解到庫房之銀是從各富商處暫借的,宣布請相關(guān)商賈速來認領(lǐng),否則封庫充公。于是,商賈紛紛前來認領(lǐng),“庫為之空”。事已至此,和珅亦感無能為力,錢灃等人據(jù)實稟報朝廷,國泰、于易簡均被治罪,結(jié)局大快人心。
在錢灃的御史生涯中,國泰案是最驚心動魄的一案,他敢于與權(quán)傾一時的和珅直接較量,真不愧是御史之典范。御史的眼中揉不得沙子,對于他認為處置不當?shù)氖拢徽撌麓笫滦?,他都必須向朝廷表達自己的意見,否則便是失職。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肅發(fā)生災荒,一些州縣謊報災情,冒領(lǐng)賑濟,時任陜甘總督畢沅未認真核實便上報了朝廷。事情敗露后,乾隆讓畢沅自己確定懲罰標準,畢沅主動認罰,上繳白銀五萬兩以充軍餉。御史錢灃認為此事處理不妥,畢沅應當參照冒賑罪名予以懲處,并疏言:“冒賑折捐,固由亶望(指甘肅布政使王亶望)骫法,但亶望為布政使時,沅兩署總督,近在同城,豈無聞見?使沅早發(fā)其奸,則播惡不至如此之甚;即陷于刑辟者,亦不至如此之多。臣不敢謂其利令智昏,甘受所餌,惟是瞻徇回護,不肯舉發(fā),甚非大臣居心之道?!睋?jù)《清史稿》記載,朝廷采納了錢灃的意見,使得一品大員畢沅連降兩級,降為三品,一年后才官復原職。此事在官員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錢灃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生活上勤儉樸素,以致積勞成疾。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高強度的工作狀態(tài)下,錢灃病倒了;再加上長期營養(yǎng)跟不上,錢灃最終臥病在床,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去世?!赌蠄@詩存》序載“高宗知君賢,不可譖,則凡軍機勞苦事,多以委君。君家貧,衣裘薄,嘗夜入暮出,積勞感疾以殞。”
錢灃不僅在政壇上享有清名,而且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繪畫方面,他尤其擅長畫瘦馬,故被稱為“瘦馬御史”。
錢灃為人清正、為官清廉、多才多藝,是云南古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譽為“滇中第一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