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民間故事 吊書鋪本無“鋪”
愉婉子
古辰光一般以“鋪”為名的地方,大多是驛站,而郎溪縣南豐鎮(zhèn)境內(nèi)的吊書鋪,不僅無驛站,而且也無村舍,只有一棵高大的白果樹,孤零零地長在郎川河南岸,與浮塘鋪驛站隔河相望。
若要追根究底“吊書鋪”的由來,說來話長——
相傳南宋辰光,南京江寧府有一信差送重要公文到京城臨安。騎馬來到鄰近廣德縣的山下鋪地界,突然山洪暴發(fā),水勢(shì)兇猛,信差連人帶馬被咆哮的滾滾洪流卷走了。那馬不知去向,而人卻順流而下,來到“吊書鋪”邊被白果樹的枝丫擋住了。此時(shí)信差已是筋疲力盡,奄奄一息,再也無力跟洪水搏斗了。他拼命掙扎了一番,雙手抓牢露出濁流水面的樹枝。睜眼四望,濁浪滔天,汪洋一片。唉!眼下呼救無望,更無躲災(zāi)避難的地方。
船漏偏遇頂頭浪。就在信差交替著雙手攀高枝時(shí),沒想到被盤在枝頭的毒蛇咬了一口。他驚叫一聲,曉得事情不好,看來性命是難保的了??缮砩系墓脑趺崔k呢?這可是十萬火急的重要公文呵。
原來江寧府連年遭災(zāi),百姓生靈涂炭,苦不堪言。江寧府知府為此上奏朝廷,要求朝廷放糧賑災(zāi)。瞧,這個(gè)關(guān)系到數(shù)十萬百姓死活的“上奏”公文,可比信差一人的性命重要多了,信差怎能不焦急萬分!
危急之中,信差想到自己死了喂魚蝦不要緊,要緊的是要保住公文。于是,他毫不猶豫地把黃布公文袋從肩上解下,用牙咬破食指,在黃布上寫下兩行血書:過路君子見此,速送京城臨安。
信差剛寫完最后一個(gè)字,因蛇毒攻心,已是頭暈眼花,四肢無力了。但他仍拼著最后一口氣,把公文袋系牢在枝頭……
洪水退后,信差的尸體早無影無蹤了,但公文袋依然高掛在枝頭。人們見了上面的血書,無不為之感動(dòng),于是就把此樹叫“吊書樹”。后來這里成了村莊,百姓仍念念不忘那位連姓名也沒留下的信差,取村名為“吊書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