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民間風俗 婚俗
木槿荼蘼
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的綏德,自古便是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旱碼頭”。獨特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孕育了綏德獨特的民俗文化,綏德也因此成為了陜北文化的濃縮之地。而被綏德人稱為“迎新人”“迎媳婦”的婚禮,更是以超常的喜慶、熱烈、歡快、紅火,見證了當?shù)厝松钪凶钪匾臅r刻……
姐姐迎得人樣俊
“隆隆隆”三聲炮響,濃煙騰騰升空與白云連起,徐徐擴散的余音和天際牽手。長桿的銅號從碗口貼地吹開,又緩緩地直指蒼穹,告知天神民間的喜事。摟緊的小镲、銅鑼、牛皮鼓也緊跟銅號聲,各顧各耍得熱鬧。吹手手中捏起嗩吶,跟上敲打出的響音吹奏起來。
炮聲轟鳴,嗩吶吹響,這一切表達的是新娘子要上轎了。張干大才將頭搭紅綢蓋頭的侄女放到轎里(掐轎),便聽得挑稍轎夫一聲大喊“起轎”,四個轎夫抬起花轎動身了。熱鬧的迎人隊伍一字排開,吹手在前頭響吹細打引路,隨后是迎人的(婆家人),然后就是一乘花轎,跟著是一對四人抬的門箱,壓陣的則是送人的娘家人。
送人的隊伍中,有步走的幾個送人漢,一個拉驢的半大小子,為首的迎人婆姨則騎著體格健壯、毛色光溜的母驢(不騎公畜或騾子因有不生育的禁忌),撅過臉、施過粉,打扮得花枝招展,穿戴得流光異彩,真應了那句“七分的人才三分的打扮”。
在農村老輩的規(guī)矩里,遴選迎人婆姨的標準極其嚴格、刻板:寡婦、再婚、不育、離婚者肯定無緣,長相不好、不夠靈動者也劃不到圈里;擔當迎人重任的必須是女人里的精英,百里挑一,再加上“姑不迎姨不送,姐姐迎得人樣俊,妗子迎得黑棗棍”的俗語說法,因此能氣、神氣、爽氣、驕氣、美氣無須贅述,一生能輪到一次也算是件大幸事。
騎在驢背上的神氣一路被夾道觀看的人們指點著、論道著、說笑著,迎人婆姨內心的美氣便從渾身的汗毛孔里溢流出來。迎人婆姨豎起兩耳傾聽路人的贊語,滿心歡喜卻又顯得十分鎮(zhèn)定。眉挑微意之笑,那笑是從得意爽快心底處流瀉出來的微笑;面顯平靜,那靜是從激揚神情中表現(xiàn)出來的平靜。
送人婆姨曉得“迎人的像只虎,送人的像只狗”的老話,雖懷揣不如迎人婆姨的體面、光彩的心態(tài),卻另有一縷情絲浮在心間——你迎人婆姨有啥神氣?沒有我們送人的新人,你迎什么親?再說我這送人婆姨也算得上是娘家人里百里挑一,那還不值得神氣?想到這里,送人婆姨騎在驢背上雖然臉色定得平平,眼神卻已經流露出一派神氣,就連腰身也隨著歡快的驢蹄搖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