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陽靈山寺
冰芹
汕頭靈山寺位于汕頭市潮陽區(qū)的西北銅盂鎮(zhèn),距離潮陽市區(qū)25公里。靈山寺素以“道跡賢蹤”飲譽海內(nèi)外,是粵東著名古剎之一??梢哉f它在粵東地區(qū)的知名度僅次于潮州開元寺。但靈山寺又有它的特點,這里山清水秀,風(fēng)景優(yōu)美,這又是開元寺所沒有的。靈山寺所以出名,在于它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更由于大顛和與韓愈不同尋常的關(guān)系,而成為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長慶二年(822)穆宗皇帝賜額“靈山護國撣院”。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僧覺然重修。
潮陽靈山寺創(chuàng)建于唐代貞元七年(791年)。創(chuàng)建人是大顛禪師。大顛,俗名陳寶通,原是河南潁川人,后落戶潮陽。他在西山拜名僧惠照為師后,云游羅浮山等地名山名寺?;貋砗罂粗辛她埳綖尺@塊寶地,并獲施主洪大丁的慷慨布施,歷盡艱難創(chuàng)辦了這座寺院。
靈山寺背靠青山,面對明湖,松竹環(huán)繞,鳥語泉聲,是一個環(huán)境清幽、恬靜秀美的好地方。靈山寺正門,門前有兩棵參天大樹,這兩棵樹據(jù)說是“甘棠樹”,至今已有五百年的歷史了。大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而最特別的地方是兩棵樹的枝葉緊緊連結(jié)在一起,所以也稱為“連理樹”。
靈山寺有“道跡賢蹤”之稱,這是指到過靈山寺的得道之人和名人賢士非常多,而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就是大顛禪師和韓文公韓愈交往的故事。目前,靈山寺內(nèi)還留有韓愈謁見大顛的信函碑刻,這正是這兩位名人交往的見證。除了三百年信蘭,大顛禪師塔也是靈山寺珍貴的文物,后人稱之為“舌鏡塔”。
靈山寺有“靈山八景”的說法,分別是舌鏡塔、留衣亭、干叢果、寫經(jīng)臺、開善藏、祝圣碑、白石槽以及拔木塢。
留衣亭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當(dāng)時在京城任刑部侍郎的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被貶到潮州任刺史。在潮州僅八個月期間,就曾兩次與大顛互訪晤談。同年10月,即將離開潮州到袁州赴任時,又一次專程到靈山寺,向大顛辭行。
時年大顛88歲,韓愈51歲。他們倆經(jīng)過一番暢談后,仍依依不舍,大顛親自送韓愈到寺院門外的小橋邊,韓愈深為感動,隨手脫下官袍,送給大顛作留念。后人就在此建“留衣亭”紀(jì)念倆人的友誼。
韓愈在《與孟簡書》有:“潮州時有老僧號大顛,頗聰明,識道理,遠(yuǎn)地?zé)o與語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dāng)?shù)日……以為難得,因與往來。及祭神海上,遂造其廬,及來袁州,留衣服為別?!?/p>
干叢果
祖師大顛禪師創(chuàng)寺之后,曾手植荔枝千株,素日親持凈瓶澆溉,花木蔚茂。每當(dāng)盛夏,佳果累累,信眾可隨意采摘止渴,然貪心者攜歸則化為烏有。
關(guān)于千叢果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傳說韓愈曾三次到靈山回訪大顛。其中一次適逢炎夏,大顛命徒到山下買嶺南荔枝讓韓愈解渴。韓愈卻說:“寺院附近,皆為沃地,乃植荔佳土,師為何捧著金飯碗討飯?”大顛聽了,甚覺有理,逐命眾徒在山坡植荔枝。后來的靈山寺荔枝林就被定為八景之一--“千叢果”。
又有傳說,當(dāng)年大顛禪師親栽荔枝千棵,自置銅瓶,名甘露瓶,一瓶遍灌千樹。大顛圓寂后,瓶失樹枯?,F(xiàn)有荔枝林,為寺僧重植。
舌鏡塔
“舌鏡塔”是靈山寺創(chuàng)始人大顛和尚的墓。唐長慶四年(824年)大顛在這里“圓寂”,時年93歲,埋葬于寺側(cè)。它是潮汕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而又最完整的古墓。
為什么叫“舌鏡塔”?
據(jù)明代《隆慶潮陽縣志》載:大顛墓塔建后三年,開塔重修,僧人見大顛尸骨容顏如生,頭發(fā)指甲俱長,于是未搬動而重建;唐末又重修,開啟墓塔后,見大顛尸骨已化,“唯舌根尚存如生”。修復(fù)后人稱“瘞舌?!保凰纬恋滥觊g,縣秀士鄭士明又開塔修墓,見塔中舌根已溶化,僅存“古鏡一圓”,所以后人稱“舌鏡塔”。
這座墓塔的形制為唐代風(fēng)格,外觀是一個倒懸的圓鐘形,底座八角形,四周刻有花卉飛龍走獸圖案,雕刻和造型都具有唐代建筑古樸粗放、莊重渾厚的特點。由于這座墓塔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1978年已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