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美食 清補涼的傳說
壬戌
(一)
海南是一個生活的城市,與老成都遙相呼應(yīng)。老成都人愛泡茶館,海南人則鐘愛路邊攤,一樣的情懷不同的消遣方式,讓人備感親切。工作了一天的人們,晚飯后三三兩兩地在街上散步,走得累了,清補涼小攤一坐,搖著大葵扇,家長里短的說著故事,好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讓人不禁覺得,生活,如此這般,幸福來得這樣簡單。
說起海南清補涼,最獨特之處在于它的原材料用新鮮的椰子水配以營養(yǎng)豐富的紅棗、通心粉、鵪鶉蛋等多種材料,紅的黃的綠的,在一碗奶白色的鮮榨椰奶中漂浮,色澤誘人,而口感則特別溫潤,甜而不膩,具有口清、滋補、潤涼等特點。清補涼這個名字概括了海南清補涼的三大特點。作為這樣一種民間特色食品,價格也很平民。因為可以吃飽,又易于消化,在海南,清補涼往往作為宵夜出現(xiàn)在街上,比起內(nèi)地宵夜的暴飲暴食來得健康得多。
風靡海南的清補涼小吃,椰子的貢獻功不可沒。
椰子在漢代以前叫“越王頭”(越人是古代黎族的先民)。傳說,一次黎王因為打了勝仗,在寨子里慶祝勝利,疏于戒備,晚宴時被奸細暗殺,并將其頭顱懸掛在旗桿上通知敵人前來攻寨。敵人攻寨時萬箭齊發(fā)射向城墻守軍,箭卻紛紛落在旗桿上。旗桿漸漸長粗、長高,變成椰樹,箭也變成椰葉,黎王的頭顱變成椰果。敵人看到此景嚇壞了膽,不戰(zhàn)而退。椰樹也就成了黎族人民的象征。剝開椰子外邊的椰棕,你會看到椰殼上有三個黝黑的眼,那便是黎王怒目而視的眼睛和嘴。
而關(guān)于椰樹的起源,較為科學的解釋是:使椰樹原產(chǎn)馬來群島,在古代,不需土不需水到時間自會發(fā)芽的椰果落在海中,漂到海南,扎根寶島,終成奇觀。當年荒蠻之地的海南,由于物資極度缺乏,海南人民便想盡辦法將其特有的椰子的作用發(fā)揮搭配極致:椰子水可直接飲用;椰子肉可直接食用,甚至可以榨油;椰子殼則用作雕刻各類飾品。甚至是椰子樹,可以用作蓋房子。不得不佩服海南人民的智慧,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能吃到的清補涼。
其實清補涼的出現(xiàn),或多或少寫著沉重二字。
古代人認為,海南是天的盡頭,于是在海邊那一塊石頭上刻下了四個字:天涯海角。當年海南的生活條件相當艱苦,是被棄置官員被放逐的首選之地。最有名的要數(shù)宋朝的蘇東坡。蘇東坡在海南期間,和椰子也發(fā)生了一些趣事。
蘇東坡到儋州一段時間后,隨著對環(huán)境的逐步適應(yīng),與當?shù)乩铦h百姓來往的日趨密切,他那灑脫達觀、入鄉(xiāng)隨俗的情懷便常顯露出來。有時,他用桄榔葉編成帽子,罩在頭上,悠然自得。更有趣的是,他還拿椰子殼請別人加工成“椰子冠”。
一天,蘇東坡頂著“椰子冠”出門上市。路人看見蘇東坡這副模樣,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詢問東坡戴的是什么帽?是怎么制作的?蘇東坡望著四周圍觀的人群,心想:不回答是難于解圍了,于是抿嘴帶笑,搖頭晃腦,吟詩道:
天教日飲俗全絲,美酒生林不待儀。
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將空殼付冠師。
規(guī)模簡古人爭看,簪導(dǎo)輕安發(fā)不知。
更著短檐高屋帽,東坡何事不違時。
在場的人們聽了,似懂非懂,頻頻點頭。
后來,隨蘇東坡居儋的小兒蘇過模仿制作了一頂“椰子冠”,寄給當時謫居廣東雷州的叔叔蘇轍。蘇轍收到侄兒從海南寄來的這一特別禮物,格外高興,立即寫了一首《過侄寄椰冠》詩,表達自己“垂空旋取海棕子(椰子),束發(fā)裝成老法師”的心境。后來,一些士大夫也仿效制作“桶高檐短”帽,美其名曰:“東坡帽”。
苦中作樂的蘇東坡在海南任職期間,極大地推動了海南的文化建設(shè),并留下了300多首為人傳誦的詩詞作品。詩至窮處而后工,想必海南的清補涼亦是如此在如此的境況下應(yīng)運而生,甜蜜的背后有著或多或少的辛酸。(阿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