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 過年
之云郎
從前的年,
過的是新鮮。
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
只有過年最值得企盼。
父親踩著雪趕集,
背回平日難見的物件,
裝著半斤水果糖和兩盒甜糕點;
還有鮮艷喜慶的年畫,
秦瓊和敬德怒睜圓眼;
一只粗糙的塑料花,
插在舍不得扔掉的酒瓶里,
能點亮貧寒之家的一整年。
全家人好容易去照相館照張相,
緊張得表情好像都不是那么自然。
從前的年,
過的就是嘴饞,
小孩子一天往廚房跑好幾遍,
總想偷吃點白饃和肉干。
小年過后殺豬宰雞,
放倉房里用雪埋上防止風(fēng)干。
媽媽蒸花卷,做麻花,炸果子,
我們圍著灶臺不停地轉(zhuǎn),
哈喇子差點流到盤子里,
嘗一點兒后還想再嘗一遍,
心想著啥時能敞開肚皮,
把這些好吃的全吃完。
從前的年,
過的是儀式感,
自己動手的喜悅沖洗了貧寒的難堪。
念過私塾的大爺會寫毛筆字,
全村的鄉(xiāng)親排起長隊要寫春聯(lián)。
手巧的大娘能剪出不重樣的窗花,
吉祥的圖案剪出樸素的心愿。
我們開心地跟在大人后貼對聯(lián),
豬圈雞圈旁貼“六畜興旺”,
米缸面缸旁貼“五谷豐登”,
壓水井旁貼“川流不息”,
就連門口的老榆樹上,
也貼張“出門見喜”“恭賀新年”。
人與人之間很是親熱,
一件喜事能在鄉(xiāng)鄰里傳個遍。
從前的年,
過的是企盼,
有錢的人家才放整掛的炮鞭。
三十的餃子實在是香,
但我們來不及細品,狼吞虎咽,
那時候電視還不那么普遍,
而且多半是黑白畫面,
沒有暖氣我們也能熬到十一二點。
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在深夜點燃,
小伙伴打著燈籠映紅小臉,
撿沒響的散炮用口袋裝滿,
我們才戀戀不舍地把家還。
從前的年,
過得很溫暖,
一件花衣裳就能臭美整個新年。
除夕晚上睡覺前,
拿出媽媽做的花衣裳在身上試半天,
睡覺前不忘疊得整整齊齊放在枕邊,
心想著穿上這身行頭去拜年,
會不會比往年多得幾塊壓歲錢。
從前的年,
過得很緩慢,
走一家親戚要花上一整天。
父親那輛二八車把上,
一邊掛著浸透油紙的甜果子,
一邊掛著沒有添加劑的江米條,
我們坐在大梁或后座上,
說說笑笑就到了山那邊。
五塊的壓歲錢在那時算是巨款,
握在手中感覺自己像個老板。
和兄妹瘋玩,不小心弄掉一塊錢,
深夜里想起這事兒,
總會忍不住難過好幾天。
從前的年,
過的是團圓,
走親戚從初二走到十五,
一出動就是一大家子也沒人煩,
鄉(xiāng)鄰間不像今天這般冰寒。
那時候沒有手機,
更沒有電話短信拜年。
吃飯時有說有笑地吃飯,
見面時誠誠懇懇地拜年,
燭光下老友能說很久的話,
雪地里離別的親人舍不得再見。
沒有電子設(shè)備和高科技的年代,
專注的心和真切的情,
布滿記憶中春節(jié)的每一天。
從前的年,
清貧如洗卻不孤單。
從前的父母,
身體健康勁兒使不完。
從前的故鄉(xiāng),
河水清澈牛馬撒歡。
從前的春節(jié),
沒有春運年味不淡。
從前的我們,
心里善良又簡單。
回不去的,
是從前的年,
吃不夠的,
是故鄉(xiāng)的飯。
忘不掉的,
是曾經(jīng)的人。
找不回的,
是純真的心。
我們終將走過從前,
我們總要迎來明天。
如今的年味為什么這么淡?
因為年味伴進了
尋常日子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