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埔高陂鎮(zhèn)“迎景”民俗
奕卓
從清末開始,大埔縣高陂鎮(zhèn)便會在每年的農歷正月二十一舉行“迎景"的民俗活動,也是傳統(tǒng)的迎神活動,當地人又稱之為”鬧二十一埠“。迎景活動,體現了當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旨在祈求”大帝“庇佑當地民眾平安,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祈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還借以豐富當地民眾的文化生活。
在農歷正月二十一那天,高陂地區(qū)的民間藝術,如漢劇、木偶、舞龍、舞獅、舞鯉、八音等,都要從四面八方趕到鎮(zhèn)里各顯身手,熱鬧一晚。當然,張貼對聯,為傳統(tǒng)節(jié)日抒情寫景,增光添彩,乃是迎景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街道上來自各鄉(xiāng)村群眾,那天晚上人山人海,場面十分壯觀,令人向往。
正月二十一清早,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親朋滿坐,等待觀看“景色”。
迎景隊伍有八音大鑼鼓、舞獅、花燈、彩旗、八人抬的“景”架,以金童玉女扮演古人,穿著古裝戲服,在架上表演動作啞劇,配合漢樂、八音班,隨著以男女老少扮演的古裝怪臉的啞劇,二邊排坐著少男少女,手堤帶葉竹桿的搖標,并輕輕搖擺,一路招搖,搖遍各條街道,從上午一直至晚上十時結束。
隨著迎景完后,人們又趕到沙壩的戲棚邊看大戲,直到下半夜天亮,人們還不愿離去。當日有上千人在祠堂祭春,晚上又舉行賽笛、賽弦,吹吹打打的古樂,老人們盡獻出各種不同的絕技絕活在表演,處處熱鬧非常,人山人海,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此項活動結束后,標制著春節(jié)已過去了,人們轉入春耕春種,新的一年開始了。
歷史沿革
素有白玉城美譽的南囯瓷都大埔縣高陂鎮(zhèn)赤山村與烏槎村交界的下灣,有一座紅墻綠瓦,雕梁畫棟,廟頂作有雙龍戲珠的馬鞍亭五顯華光大帝廟。相傳高陂馬鞍亭五顯華光大帝和湖寮的保生大帝是親兄弟,兄弟二人分別在高陂和湖寮行醫(yī),提壺濟世,免費給無錢的百姓醫(yī)治,當地民眾深受其恩。后來兄弟二人死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分別在高陂赤山的下灣(馬鞍亭)和湖寮黎家坪建了兩個大帝宮。每逢農歷初一、十五日,當地民眾不約而同到大帝廟上香,持續(xù)不斷。一是感恩,二是祈求四季平安。
據說近代抗日戰(zhàn)爭時期,馬鞍亭大帝公便披上了一層神的光環(huán)。相傳潮州淪陷后,日本對白玉城高陂虎視耽耽,派兵沿韓江而上,并派飛機飛到高陂上空準備轟炸。可是日本的飛機飛到高陂上空時,只見一片云海,找不到轟炸地點,只好灰溜溜地飛走了。
人們傳說見到馬鞍亭的大帝公于現在高陂鎮(zhèn)政府后面中山公園山頂的神象地頂,身穿白衣,手拿仙掃,把高陂裝進云海之中,使高陂躲過一劫。從此,高陂便有了每年正月二十(天穿日)迎大帝一俗。
正月二十迎“大帝”,由街道福首(理事總理)牽頭組織舉行迎“五顯華光大帝”,“大帝”由四人抬扛從赤山馬鞍亭出宮,巡游市區(qū)各條街道賜福,隊伍最前面的是二面大鑼鼓鳴鑼開道,然后是二牌匾上面分別寫上“肅靜”、“回避”,緊接著抬“大帝”隊伍、舞獅隊、花燈隊伍、彩旗隊伍等,街道沿線家家戶戶擺上豐盛的祭臺,善男信女們爭先恐后上香迎接,整個街道燈籠、對聯映眼紅,鑼鼓鞭炮響徹云宵,街上一時車水馬龍,一派十分熱鬧景象。
巡游街道后,將“大帝”抬至韓江河畔的大沙壩預先搭建好的大棚內,棚前門有一對聯語:“寶鏡光瑤,中院元宵天不老;銀燈輝煌,五更三點月留人”。棚內擺設十分豐盛的祭臺,棚下人們不斷上香祭拜,鞭炮聲、鑼鼓聲連綿不斷,場面十分壯觀。
1958年開始,單獨的迎景活動很少舉行,人們把農歷正月二十日迎大帝活動和正月二十一日迎景活動合并在正月二十一日舉行,且一直延續(xù)至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陂正月二十一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鞭炮齊鳴,焰火騰空,鼓樂喧天,浩浩蕩蕩,萬人空巷,聞名遐邇,經久不衰的大型迎景(迎大帝)傳統(tǒng)民俗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