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生活習俗(3)
冰玉桑
2、鞋、襪、帽
鞋:建國前,群眾普遍自家制作。春、夏、秋著尖口或圓口淺幫布底單鞋,冬季著蚌式棉鞋。婦女還喜歡在鞋面上繡上花卉,老年婦女則繡(壽)字圖案。兒童還穿虎頭鞋,意在避邪。雨鞋有兩種:
一是用布作成夾棉鞋式樣,鞋底釘滿鐵釘,再涂上桐油,可防潮。
二是半截高底木屐,套在布鞋外面,使布鞋底不接觸地面。長途旅行或勞動時則著麻制或稻草制的草鞋。當時市場也有膠鞋、皮鞋、皮底布鞋、力士鞋、球鞋(運動鞋)供應,但價格昂貴。
建國后,家制布鞋逐步減少,桐油雨鞋絕跡。城鄉(xiāng)人民主要是購鞋穿用,鞋類品種也繁多。
襪:從民國初年到80年代,襪子質(zhì)料和樣式的演變大體分為三個階段:30年代以前,主要是用布縫制的長襪,有單夾之分;冬季,部分男子還用布片將腳先包起來,再套上襪子,以利于御寒。從3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是棉紗(或絲)織襪,有長短之分,也有厚薄之別。70年代以后,卡普龍襪、尼龍襪、絨毛襪大量上市,棉織襪趨于淘汰。
帽:建國前勞動群眾大都是夏、冬兩季才戴帽。夏季為草帽,帽沿窄者形同禮帽,寬者形同斗笠。冬季防寒主要有氈制平頂瓦罐帽、棉線或毛線編織的尖頭帽,能將長帽邊放下護住耳朵和頸脖的馬虎帽。老年還有棉織的風帽,兩邊護住耳朵,后拖一尺左右的長方棉片,可護后頸脖和背脊心。公職人員和商人主要戴禮帽、瓜皮帽(六合帽)。學生有單棉制服帽。博士帽也偶有所見,只限于地位較高的知識分子或公職人員。
婦女春、夏、秋三季一般不戴帽子,勞動婦女在室外勞動則用布片或毛巾蓋住頭頂及兩耳遮陽,叫做頭巾。冬季中老年婦女防寒多用頭箍(兩塊半月形黑絨布片,一端縫結(jié)并飾圓珠或嵌彩色玻璃圓片,置前額正中,布片朝后護住兩耳,另一端縫短帶,束于腦后)和包頭(長四五尺軟紗,疊纏腦部),也有少數(shù)知識婦女用毛線織成的平頂帽。兒童多戴棉紗或毛線鉤織尖頭帽、狗頭缽帽,還有形同風帽的虎(狗)頭帽,上繡虎(狗)頭形,拖片下系有小鈴。
建國后原有帽式一部分淘汰,如瓜皮帽、馬虎帽、頭箍、包頭等;禮帽一度絕跡,80年代又興起。保留式樣,在質(zhì)料和樣式上也有所改進。另外,還有大量新式帽子出現(xiàn),如八角帽、干部帽、鴨舌帽、風雪帽、太陽帽等,還改變了建國前婦女一般不戴帽子的習俗。
3、飾物、發(fā)型
頭飾:婦女的頭飾與發(fā)型密切相關。建國前成年婦女的發(fā)型大體分三類:一是蓄滿發(fā)后梳,在腦后挽成一個圓形或橢圓形髻巴,俗稱“饅饅頭”。為固定髻巴須用絲網(wǎng)、夾子簪子。簪子呈條狀,銀制、銅制或木制插在發(fā)髻中間。有的還在髻巴上加插幾根泡針裝飾(泡針為二寸來長銅或鐵針,一端有彩色圓球)。逢喜慶日還在兩鬢或髻巴上插上絹制或絨制花朵。有些中老年婦女,不挽髻巴,將頭發(fā)疊在腦后,用一大發(fā)夾罩住,俗稱“烏龜殼”。青年婦女還喜在額前留一排短毛,長及眉際,稱為“留?!被颉翱裁薄6鞘徂p子,這是婦女婚前的普遍發(fā)式。抗戰(zhàn)以前大都梳一根長辮拖在后背,上扎彩色頭繩,有的還加系彩帶或花夾子裝飾??箲?zhàn)后梳雙辮風氣興起,直至建國后。三是剪齊耳短發(fā),是青年女學生和女公職人員發(fā)式,除需用夾子外,不加飾物。女性頭部飾物還有耳墜,或稱耳環(huán)。
建國前男子發(fā)型有光頭、平頂頭、西式頭三類。平頂頭頂毛留得較長,約一寸左右,故又稱“鵝頭”。西式頭的頂毛有中分式、邊分式、后梳式,這是學生和公職人員的普遍發(fā)型。小孩發(fā)型與成年男女無大區(qū)別。
建國后至70年代男女發(fā)式變化不大。80年代受港澳及國外發(fā)式影響,男青年喜蓄大鬢角,俗稱“大包頭”。女青年花樣更多,燙發(fā)也在逐步推廣。
胸飾:婦女胸飾主要是項鏈,胸針只在知識婦女中流行。小孩則有項圈和項鏈,項鏈下墜一長命鎖或八卦圖金屬片,以示吉祥,建國后項圈被淘汰。
手飾:有金、銀、玉手鐲和金、銀戒指。男性只戴玉手鐲和戒指。建國后,佩戴首飾被視為資產(chǎn)階級生活作風,曾一度消失。80年代,佩戴戒指、項鏈、耳環(huán)等又在城鎮(zhèn)興起,但在農(nóng)村尚未形成普遍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