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雞不過六 狗不過八”啥意思
夢漸醒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是:飼養(yǎng)雞別超過6年,豢養(yǎng)狗別超過8年。再深一層次的意思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特別是封建迷信的思想下,對此總是深信不疑,因為他們覺得家里的雞或者狗養(yǎng)得年頭太久了,每天和人接觸,將人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里,從而會變得通人性,最終變成妖物而危害到家庭。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說法呢?一方面是封建社會的思想過于迷信,一點點異常的現(xiàn)象都會聯(lián)想到鬼神那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雞、貓、狗之類的家禽和牲畜有時候確實會出現(xiàn)一些比較奇異的現(xiàn)象,讓人難以解釋。比如貓狗的眼睛總是會在夜里發(fā)亮,因此人們覺得它們肯定能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還有當家里有人過世的時候,千萬不能讓貓從他身邊走過,不然會出現(xiàn)詐尸的現(xiàn)象。
雖然現(xiàn)代科學也解釋了貓狗的眼睛發(fā)光其實是夜行動物的特性,而且并不是它們的眼睛有多好,而其實是它們的眼睛會反光而已。而說貓咪會引起詐尸其實是因為貓身上有靜電,因此會與尸體產(chǎn)生吸引而已。雖然如此,大家還是寧愿相信那些玄幻的說法,不想輕易去觸犯它。
下面再來看一則故事吧。
古代有一本叫做《易妖》的書,是三國二晉時期記錄一些“妖異”之事的書籍。書名中的“妖”不是妖怪的意思,是指一些匪夷所思的奇聞怪事。
古人認為,只要出現(xiàn)了“妖異”,就表明天下會大亂,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就是源于《易妖》。
《易妖》中說,古代一位老人,家里十分有錢,他十分喜歡狗,因此養(yǎng)了一只白狗,并且無論何時都和白狗形影不離。
一天,老人突然身亡,他的兒女們只好把他安葬于山中。但老人的白狗也一起消失了。
人們猜測白狗與老人的感情太深,因為知道老人去世,所以它也主動離去了。然而,一年以后,怪事發(fā)生了:老人突然“復活”了。
兒女們帶著詫異的目光,問老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老人自言自語地說,他剛死去不久,一位有名的道士經(jīng)過他的墳,施法救活了自己,所以他跟隨著道士游歷了很多地方才回到家中。
兒女對老者的話表示深信不疑,就這樣,老人又過上了從前的生活,只是那只白狗卻并沒有回來。
這年,老人過生日那天,大家都來給他祝賀大壽,所以老人一高興就喝得有點高了,提前離開宴席躺在搖椅上。不一會,人們看到老人變成了那只白狗。
這一下,可把人們都驚呆了,一只白狗居然成精了!于是,大家趁著白狗大醉把它綁起來,用大火給燒死了。
在科學并不發(fā)達的古代,大家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因此也認為一些家養(yǎng)的動物,不要喂養(yǎng)的年限太長了。
因為它們與人類接觸的年數(shù)太長了的話,難免會有一些“通人性”,甚至還會做出一些危害人類的事情。
當然古代的這個說法,拿到今天來說顯然是沒人相信了。
不過,話雖這樣說,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句俗語還是可以解釋的:因為一般雞和狗的壽命都在10年上下,因此,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也是老祖宗的經(jīng)驗。
綜觀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家可以明白:世間上的萬物,不管任何一種都離不開自己的生存法則,無論是誰都無法去違背這個法則,這個俗語的誕生,也正是老祖宗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