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槍朵村藏族造紙
軍強郎
尼西鄉(xiāng)槍朵村的藏族造紙又被稱為“龍巴紙”,因過去稱尼西為“龍巴”而得名。槍朵造紙歷史有兩種說法:一是五世達賴喇嘛派僧官到迪慶掌教時傳入。二是清雍正初年清軍駐扎中甸,尼西為一個汛,造紙技術由當時駐尼西的清軍或隨軍的工匠所傳授,由此可以推斷槍朵造紙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瑞香樹、構(gòu)樹、“勒覺”生長得茂盛的時候,這時采集原料,容易除去最外層皮,制造出來的紙質(zhì)量好;如果采集的季節(jié)不合,制造出來的紙的質(zhì)量差。所以每年的五、六月份是采集造紙原料的最佳時期。每年5—6月份,到山上采集瑞香樹、構(gòu)樹、“勒覺”,剝?nèi)ネ鈱雍谄ぃ∮谄浒變?nèi)皮。用灶灰水浸泡3小時,再用灶灰水煮,約6小時,一般將樹皮煮爛透心為止;用清水沖洗漂凈,倒入石臼,用木棰搗成泥狀,把它放入桶里,加適量溫水攪成漿糊狀的紙漿,紙漿用瓢舀入紙摸上過濾,去污定型。把紙漿平鋪在曬板上曬干,用鵝卵石打磨光滑,成紙型,最后用刀將紙邊裁齊,便是成品紙。稱為“龍巴紙”的槍朵造紙在歷史上很有名氣,香格里拉噶丹松贊林寺、德欽東竹林寺以及四川的里塘寺等僧人將其作為書寫經(jīng)文的首選,其次民間用于書信往來,書寫地契、借據(jù)、家譜、祭祀用品、包裹酥油、磚茶等。
槍朵村藏族造紙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實用性強,能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滿足人們的需求。解放初期槍朵村共有12戶,就有8戶造紙,他們以戶為單位組成集體作坊,槍朵造紙工業(yè)在上個世紀40年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盛產(chǎn)的紙為寺院和僧人定購,且常常供不應求,縣衙門還為其核定了稅額。建國后,由于工業(yè)造紙的沖擊,寺僧用紙的大量減少,槍朵造紙的產(chǎn)量逐年減少,而且這時的“龍巴紙”多用來裹酥油、磚茶等。
“文革”前,以槍朵村為核心的藏族造紙在迪慶州及周邊藏區(qū)形成巨大的影響,特別是“龍巴紙”已形成品牌,它是藏族宗教中書寫經(jīng)文的首選。槍朵村藏族造紙,直到上世紀70年后才停止生產(chǎn)。到“文革”時期槍朵造紙停止生產(chǎn)。目前能基本掌握槍朵造紙技術的只有年事已高的老人,但它以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世代相傳,并引起市、鄉(xiāng)政府的高度重視,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