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葬禮習(xí)俗(9)
江晚吟
服喪守孝
在古代,父母之喪稱為“制喪”、“喪中”或“制中”,君之喪為“方喪”,師之喪為“心喪”。凡居父母君師之喪,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貴賤之別,都要服喪守孝。福建各地亦不例外。古人認(rèn)為“事死如事生”,方盡孝道。服喪守孝時間,依據(jù)血緣的親疏而長短不一,最長的是丁憂(父母之喪)為三年。封建社會還形成了一整套服喪守孝的習(xí)俗慣制。在服喪期間,不能飲酒食肉,不能歌舞作樂,不能娶妻納妾,不能行房事,不能訪友做客。對親友送來的紅白請柬,可不置理。做官的丁憂要去官,回家為父母服喪守孝。除官的丁憂不能赴任,要為父母服喪盡孝。未葬時居服舍,葬后在墓側(cè)搭棚居住,不出廬寢。在服喪的頭三天不飲不食,七天內(nèi)只能喝粥。三年后才能除孝,恢復(fù)正常生活。上述禮俗,只有在某些士大夫中得到嚴(yán)格遵守,而在民間并不那么恪守規(guī)制。
古代喪服規(guī)制十分繁縟,有所謂“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等不同孝服,稱“五服”,不同身份的人穿什么樣的孝服及穿多長的時間都有嚴(yán)格規(guī)定。近代以來,孝服的種類與規(guī)制逐漸簡化。五服制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不同顏色的孝服和戴孝的標(biāo)志。
在福州,父母親均去世,兒子媳婦均穿麻衣,若父母親一人尚健在,則在麻衣上縫一小塊紅布。女兒穿白色孝服,孫子著黃衣黃帽,孫女腰扎蘭布條,曾孫穿紅衣,重孫穿綠衣。頭上的裝飾也不同,女兒頭上扎的孝頭繩是藍(lán)色加點紅色,妻子為白色,兒媳婦為白頭繩或黃頭繩,侄孫女扎綠頭繩。在安溪,兒子、媳婦著麻衣。女婿著藍(lán)色孝服,上綴一小塊紅布,孫婿全身著白。在永安,孝衣是用約三指寬的長方形白布縫在每天穿的衣服上。祖父、祖母去世,在衣服的左右兩臂各縫一塊小白布,衣尾后邊沿各縫上一條約一寸寬的白布,父死在衣背上縫一塊小白布,母亡則在胸前襟縫一塊小白布。如祖父母、父母雙亡,兒女在衣服的左右前后、衣尾均須縫上白布,百日之內(nèi)穿麻布鞋,百日以外一年之內(nèi)穿白布鞋,一年以外三年以內(nèi)穿灰布鞋。一周年后將孝服上的左右前后所縫的白布拆去,三年后則把衣尾的白布去掉。在古田,逢丁憂,子女輩要戴麻紗袖套,孫輩帶白紗袖套。在尤溪,第一年戴“麻”,第二年“戴白”,第三年戴“蘭”。各縣做法不同,難以悉舉。近年來,居喪不穿孝服,只在下葬時穿一天即除去。守孝期間,只是男的在胸前別一長方形黑徽章或別上一小塊麻布,女的在發(fā)髻上扎素色絨線而已。
在古代,丁憂須披麻戴孝,穿“斬衰”孝服三年。近代至民國時期,穿“斬衰”孝服不但不普遍,而且時間大大縮短,一般只有49天。1949年之后,更為簡化,一般只在下葬日披麻戴孝,下葬后,即除孝服,僅佩戴黑紗或黑徽章作為標(biāo)志。一段時間后(短則49天,長則1年至3年)將黑紗焚化,稱之為“起服”。丁憂時,奉行不內(nèi)寢、不飲酒食肉、不歌舞作樂、不訪友作客、不能為官等慣例,已蕩然無存。不過也形成一些新的習(xí)俗,諸如百日內(nèi)(或49日)男子不理發(fā)。兒女凡訂婚者,百日內(nèi)(或49日)可結(jié)婚,稱之“乘兇”或“踏孝結(jié)婚”。元宵、冬至不做湯圓,春節(jié)不做年糕,均由親戚饋贈。尤溪過年時不大掃除。丁憂時,過年不貼紅春聯(lián),只貼蘭色或白色對聯(lián),內(nèi)容多為懷念逝去的親人。在泉州,守孝期間,逢年過節(jié)須提前一日祭祀亡魂,俗稱“節(jié)仔”。朔、望日清早,在靈位前供茶飯,俗稱“孝初一、十五”,至3周年為止。
福建各地,孝子須持孝杖。孝杖,又名喪杖、哭喪棍,源于孝子悲傷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