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喪葬習(xí)俗
不懂我的愛
喪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屬古代“五禮”中的“兇禮”。長期以來,人們遵循著儒家對父母“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子·滕文公(上)》)的古訓(xùn),一方面出于“人倫之道”、不忘根本的深厚感情,另方面又屈從于靈魂不死的傳統(tǒng)觀念,希望已亡故的親屬能享受到陰問的富貴和安寧,因而不惜重金為死者揚幡鼓吹、盛殮厚葬,以示兒孫恪守“喪盡禮、祭盡誠”的守孝之道,實則與厚養(yǎng)薄葬的古禮相去甚遠(yuǎn)。下面介紹的主要是喪葬舊俗,其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目前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流行。
第一節(jié) 初喪、入殮、成服
當(dāng)老人病危時,男請戶族及舅家探視,女請娘家探視。病人處于彌留之際時,大都希望同兒女見面,作最后袂別,以便吩咐后事,如事業(yè)的繼承、財產(chǎn)的處理、對子孫為人處世的教導(dǎo)等。此時子女日夜侍候在側(cè),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孫、親人守著他死去,俗稱“孝子送終”,便會被認(rèn)為是難得的善終。
在關(guān)中和陜北許多地方,病人臨終前,要用溫水把身體擦洗干凈,男者要剃頭,女者要洗梳頭發(fā),并修剪腳、手指甲,然后把套好的壽衣穿上。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和女兒來料理;死者為女性,則由女兒和媳婦來料理。壽衣穿單不穿雙,穿綢不穿緞,穿棉不穿皮毛。單數(shù)為陽,雙數(shù)為陰,人們喜陽不喜陰,忌用雙數(shù),也忌穿黑色老衣,為的是圖吉利。一般為“五領(lǐng)三腰”。即五件上衣,三條裙褲,也有穿七套、九套的。
在陜南的安康市和石泉縣一帶,死者頭戴倒巾帽、足穿薄底布鞋,死者活了多少歲,便在鞋底打幾個結(jié),如活了60歲,便在鞋底打6個黑點。男者為長袍短褂,女者為短衣長裙。緞子與“斷子”諧音,皮毛則為畜類,怕來生變獸或斷子絕孫,故忌用。換好老衣,把病人轉(zhuǎn)移到臨時設(shè)置的木板床上,頭朝里、腳朝外,取意向外走。據(jù)說在咽氣之前,如果不換上老衣,亡魂便是光身子,或者在陰曹地府穿的是舊衣服;如果死在炕上,亡魂便會背著沉重的土炕進(jìn)陰間,這些都將使子女終身感到遺憾。
而在關(guān)中的韓城、華縣、陜北的延川、黃陵及陜南等地,則是在病人斷氣后才將遺體洗凈,并為其整容、換壽衣,然后才把死者移放在鋪有干草的木板床上。停尸的床稱“靈床”,停放在堂屋中間,順著房屋方向,死者的腳朝向屋當(dāng)門。華縣一帶在換褲子時,還要看死者臨終時遺的是大便還是小便。若是前者,便認(rèn)為子孫福厚;若是后者,則認(rèn)為子孫福薄。死者換下的衣服,要扔到房上去,任憑雨淋日曬,意在祛除不祥。有的地方將死者的衣服棄而不要,有的地方要將死者的衣服選幾件好的,經(jīng)過消毒后留存,以作紀(jì)念。也有人認(rèn)為兒孫們穿了老人生前穿過的衣服就會增福增壽。
老人們死后忌說“死”字,一般稱為“老了”、“歿了”、“走了”,或稱“去世”,“逝世”。病人咽氣后,韓城一帶要給死者臉上蓋一幅藍(lán)綾,稱為“上臉綾”;
陜北則給死者臉上蓋一張白紙或黃表紙,稱為“冷氣紙”。
在陜南的安康市一帶,死者如果是患癆病(即肺病)死去,還要用桐油煎雞蛋蓋在死者的口鼻上,用以掩蓋死者的穢氣。死者胸部放個篩面羅,以為鎮(zhèn)物,并嚴(yán)防貓狗接近,據(jù)說貓狗會驚尸。
在涇陽縣一帶,還要用布帶將死者的遺體捆綁在床上,以防驚尸“發(fā)勢”。死者手上放根柏樹枝,上面穿一塊餅子,據(jù)說陰間惡犬多,亡魂遇到時,可用此餅哄狗,借以脫身,或用柏枝防身。再以紅線系小銅錢一枚,放于死者口內(nèi)牙齒外,謂之“口含錢”或“壓舌錢”。關(guān)中許多農(nóng)村,孝子還要在大門外焚燒紙人紙馬,邊燒邊給紙扎的“馬童”喃喃叮嚀:“給我爹(或我媽)把馬牽好”。在陜北的清澗縣,孝子要給死者“指明路”,方式是女兒手拿一只尺子,尺上系一面鏡子,走在前面,長子一手端水碗,一手執(zhí)火把跟在后面,所有孝子隨行,哭著走出村外,朝著墳?zāi)沟拇篌w方向走百步,燃香燒紙,倒水扔火把,止哭而歸,意為給死者指明去陰間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