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喪葬習(xí)俗(14)
不懂我的愛
舊時喪葬禮俗,孝子百日內(nèi)不宴客,不飲酒娛樂,不到別人家去、不剃頭、甚至不洗澡,也不換衣服,謂之“百日守靈盡孝”。過了百日,這些禁忌便可取消,孝服也可逐漸減除,孝子除在重要祭奠日穿白戴孝外,平時只穿白鞋,男的在帽子上逢一圈白布;女的扎白頭繩,有的地方男的用自帽頂、女的用白衣扣表示戴孝。
陜南的孝子在剃頭時,后腦勺上要留一撮頭發(fā),以示守孝,因古人認為“發(fā)膚受之父母”,表示不忘父母養(yǎng)育的恩德。
父母死后,要過三個周年,三年內(nèi)不得婚娶,不穿艷麗的衣服,春節(jié)喪主家門上只貼綠紙或黃紙對聯(lián),字用白色顏料書寫,忌用紅紙。每遇歲節(jié),要到靈前或墳上祭奠,每季新糧成熟,也要先收回一些做成熟食,供獻在靈前,讓父母的亡魂“嘗新”。死后滿一周年,稱為“頭周年”,這天也稱“忌日”,祭奠儀式較“燒七”和“百期”宏大,孝子要穿白戴孝,先在家祭奠,再到墳上燒紙,俗稱“燒周年”,古代稱“小祥”。兩周年是死者的第二個忌日,孝子只燒紙。不哭祭,俗稱“啞周年”,古稱“大祥”。三周年為“譚祭”,行釋服禮,俗稱“除服”。
祭禮極為隆重,親友皆至,所送祭品大致與下葬時相同,富裕人家要請吹鼓手,并請道士做齋醮、立墓碑,有的還舉行“三獻禮”。孝子家門上早晨貼白紙對聯(lián),午飯前改貼紅紙對聯(lián)。孝子全身穿白戴孝,到墳前燒紙祭奠,祭畢,當(dāng)場脫掉孝服,換上常服,并將換下的孝服在火上一燎,回到門口,從墻上扔至院內(nèi),以兆“服去福來”。
白天設(shè)宴待客,晚上張燈結(jié)彩,請自樂班唱地方戲,或放映電影。從此守孝期滿,孝子恢復(fù)正常生活,死者也不再享受特殊祭祀,除年節(jié)祭拜和清明掃墓外,不再舉行其他悼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