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人名
山月不知
巴拉圭全稱巴拉圭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paraguay,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l paraguay,瓜拉尼語:Tet? paraguái)。國土面積40.68萬平方公里。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北與玻利維亞接壤,東鄰巴西,西、南同阿根廷交界。巴拉圭河(paraguay River)全長2550公里,從北到南貫通國土中央,將該國分為東西兩部份。西半部是恰可地區(qū)(Chaco),面積約247,000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61%,這個區(qū)域是大片草原,與鄰國阿根廷、巴西、玻利維亞的草原地區(qū)構成格蘭查科(Grano Chaco)大草原。東半部則以起伏的地形著稱,在一些河川下游區(qū)域多沼澤地及肥沃土地,并提供林業(yè)、農(nóng)業(yè)與牛只養(yǎng)殖業(yè)的優(yōu)良環(huán)境。巴拉圭河全長2550公里是全國最長的河流,也是南美洲的第五大河。位于東南部的佩羅峰(Cerro peró)海拔842米,是全國的最高點。截至2005年7月,人口為634.79萬。麥士蒂索人(印歐混血兒,主要是西班牙人和當?shù)毓侠嶙迦嘶旌隙暮笠幔┘s占總人口的95%,其余為印第安人和白人。8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語和瓜拉尼語為官方語言,瓜拉尼語為民族語言。
原為印地安人瓜拉尼族(Guarani)定居之地。1525年,由葡萄牙人阿雷荷?加西亞(Alejo GARCIA,?~1525)發(fā)現(xiàn)。1537年,西班牙人在巴拉圭河與皮科馬約河匯合處建立第一個殖民點亞松森(Asuncion)。此后,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6世紀末,劃歸秘魯總督管轄。1776年,并入拉普拉塔總督區(qū)。1811年5月14日,宣布獨立,羅德里格斯(Jose Gaspar RODRIGUEZ de FRANCIA y VELASCO,1766~1840)開始實行獨裁統(tǒng)治。
國名“巴拉圭”(paraguay)源自境內的巴拉圭河,“巴拉圭”一詞在古瓜拉尼語中意為“大水”。1840年,洛佩斯(Carlos Antonio LOpEZ YNSFRAN,1790~1862)繼任后,始采較開放之政策,從事農(nóng)工商業(yè)各項建設。1865年,為鞏固和擴大獨立后的地盤,進攻當時巴西的西南地區(qū),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三國聯(lián)軍對巴宣戰(zhàn),經(jīng)五年戰(zhàn)爭,巴拉圭軍戰(zhàn)敗,割地賠款,疆域縮小近一半,失去出海口成為內陸國家。1932年至1935年,在大廈谷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玻利維亞,取得大片格蘭查科地區(qū)。1936年,巴玻戰(zhàn)爭之統(tǒng)帥埃斯蒂加里維亞(Jose Felix ESTIGARRIBIA INSAURRALDE,1888~1940,1939~1940在任總統(tǒng))出任總統(tǒng)。1940年8月,重頒憲法,分區(qū)治理。1993年5月9日,紅黨總統(tǒng)候選人瓦斯莫西(Juan Carlos WASMOSY MONTI,1938~ ,1993~1998在任總統(tǒng))當選第一位民選文職總統(tǒng)。
巴拉圭的人名最多的是來自基督教圣徒和其他歷史名人的名字,如小說家奧古斯托?羅亞?巴斯托斯(英語:Augusto ROA BASTOS,西班牙語:Augusto ROA BASTOS,1917~2005)的名字“奧古斯托”(Augusto/ Augusto)源自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奧古斯都(英語: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西班牙語: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的名字“奧古斯都”(Augustus/ Augustus);也有很多描摹個人外貌和性格的詞匯也常常是取名字的來源,如劇作家和演員內斯特?薩爾瓦多?阿馬里拉?阿科斯塔(英語:Nestor Salvador AMARILLA ACOSTA,西班牙語:Néstor Salvador AMARILLA ACOSTA,1980~ )的名字“內斯特”(Nestor/ Néstor)意為“明智的”;還有一些人名是來自地名或地理名詞,如新聞記者和大學教授阿德里亞諾?伊臘拉(英語:Adriano IRALA,西班牙語:Adriano IRALA,1894~1933)的名字“阿德里亞諾”(Adriano/ Adriano)意為“來自意大利城市阿德里亞(Hadria/ Hadria)”,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