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民間藝術的瑰寶
忘歸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燈影戲”、“土影戲”,有的地方叫“皮猴戲”、“紙影戲”等,發(fā)源于我國西漢時期的陜西,成熟于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于清代的河北。顧名思義,皮影是采用皮革為材料制成的,出于堅固性和透明性的考慮,又以牛皮和驢皮為佳。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正是由于這些特殊的材質,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顯得瑰麗而晶瑩剔透,具有獨特的美感。皮影戲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有“電影始祖”的美譽!在過去電影、電視等尚未發(fā)達的年代,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皮影戲歷史悠久,不少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方士少翁進言說他有招魂之術,并設帳弄影以招嬪妃李夫人之亡靈。正如陜西皮影的流傳:“皮影戲始于漢,興于唐,盛于宋。”另一說亦與亡靈有關,唐代俗講僧在佛寺利用燈影說理和超渡亡靈。所以,皮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系。
無論如何,皮影戲至宋朝時已有相當的規(guī)模與水平,而且相當盛行。南宋時,杭州更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至元代,軍隊更帶同皮影班子隨軍遠征,相繼傳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羅(泰國)、緬甸、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從世界范圍看,18世紀的歌德到后來的卓別林等世界名人,對中國的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高度的評價。可以說皮影戲是我國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
皮影戲于明朝萬歷(1573年-1619年)年間已十分盛行,從清朝至清末民初,中國皮影戲藝術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很多皮影藝人子承父業(yè),數代相傳。無論是從影人造型制作、影戲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講,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當時很多官第王府豪門旺族鄉(xiāng)紳大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yǎng)影班為榮。在民間鄉(xiāng)村城鎮(zhèn),大大小小皮影戲班比比皆是,一鄉(xiāng)一市有二三十個影班也不足為奇。無論逢年過節(jié)、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臺唱影。連本戲(連續(xù)劇)要通宵達旦或連演十天半月不止,一個廟會可出現幾個影班搭臺對擂唱影,熱鬧非凡,其盛狀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