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縣道情皮影文化(2)
獨角戲
環(huán)縣皮影歷史
皮影,又稱“燈影戲”或者“影戲”,是廣泛流傳于中國民間的一種古老獨特的民間戲曲藝術。其內(nèi)容和藝術效果通過燈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員手中操縱的影人表演表現(xiàn)出來。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場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美術作品。
皮影戲最早起源于哪里,有各種不同說法,起源時間也有爭論,一般說法是起源于漢朝,《漢書.外戚傳》記載“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詞:"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諸音家 弦歌之……”(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6年)。設帳幕、夜張燈燭,讓漢武帝另坐他幕觀看影子,已構成影戲雛形。
元代皮影戲隨軍傳到了南亞,如波斯歷史學者瑞士德?安定(Rashid Oddin,約1248—1318)曾說:"當中國成吉思汗的兒子在位的時候,曾有演員來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別的戲曲,內(nèi)容多為國家的故事……"。此當是影戲無疑。
此時不但在波斯,阿拉伯半島受影響最大的是土耳其。公元十七世紀,明萬歷年間傳到土耳其后吸收其演出形式,發(fā)展為本國的影戲,同時還創(chuàng)造了本國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最有名的是“卡拉格茲和哈吉瓦特”。土耳其人很喜歡“卡拉格茲”這個人物,因此,在土耳其皮影戲還有“卡拉格茲”的別稱?,F(xiàn)在在安卡拉等大城市里有時還舉行皮影戲周專門演出。
十八世紀中葉影戲傳到歐洲各國。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對中國的皮影戲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1767年,法國傳教士,居阿羅德把中國的皮影視為“寶貝”而帶回法國。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曾在威蘭博覽會上把中國皮影戲介紹給德國觀眾,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戲。
1927年在德國舉行的萬國展覽會上,中國留學生演出了皮影戲《喜相逢》,轟動一時。
1975年美國藝術家喬?享弗萊女士,創(chuàng)辦了“悅龍皮影劇團”。
皮影戲在我國最紅火的時候,從元明開始以地方分為不同流派,如陜西皮影、唐山皮影、北京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云南皮影、東北皮影、湖南-廣東皮影等,各流派皮影人物造型都有不用,也都有各自的拿手曲目。僅以北京為例,皮影就分東、西兩派。
到清朝,影戲的流向在全國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全國除西藏、新疆少數(shù)幾個省外,各地都有留下了影戲的痕跡。皮影戲在全國遭受的第一次浩劫是在1796至1800年(清嘉慶元年至五年)之間,當時“白蓮教”各處起事,震動了清王朝,鎮(zhèn)壓之余,嚴旨搜捕。
民間謠傳:白蓮教徒善用紙人組馬,涂以人血即活,指揮驅使,兵源不足。有些貪功邀裳望文生義的御史,妄奏影戲班的影人與紙人紙兵同,誣陷操影戲者是“懸打匪”。于是嚴緝影戲藝人,雷厲風行,風聲鶴唳。迫使北京城內(nèi)的影戲班子全部解散……(摘自翁偶虹《從路家影戲班談北京影戲》)。嘉慶帝(仁宗)在位時曾五次頒詔禁戲,令燒毀戲箱,驅殺藝人,直至25年后到1821年道光即位后,影戲在全國才漸漸恢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