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顏文姜祠及傳說
鑫玉君
顏文姜祠,又名靈泉廟、順德夫人祠,俗稱大廟,位于博山城郊西南境內(nèi)鳳凰山南麓。顏文姜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歷史。
它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寶元年(742年),宋熙寧八年(1075年)擴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增建。顏文姜祠占地3660余平方米,擁有四進院落,有殿房83間,為淄博市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典建筑群,也是僅存的3座唐代木質(zhì)建筑物之一。整個建筑物規(guī)矩嚴謹,金玉交輝,華麗中透著古樸,優(yōu)美中伴著剛健,充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建筑技巧。2006年顏文姜祠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顏文姜祠的興建,源于顏文姜的傳說。顏文姜祠內(nèi)主要建有山門、香亭、宋代碑碣、靈泉、無梁大殿、東西兩廡、寢殿等殿房,設有淄博陶瓷博物館和博山金代壁畫墓陳列等。
顏文姜祠座北朝南,山門兩側(cè)各蹲石獅一個,雌雄相對,遙相呼應,雕刻的十分精細,神態(tài)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石刻藝術(shù)品。門楣上懸有“顏文姜祠”鎏金匾額,為當代著名書法家舒同所書。步入山門,你會感受到兩尊高達四米的木雕彩繪門神的威嚴,左邊是銀盔素甲手持方天畫戟的平遼王薛仁貴;右邊是金盔金甲高舉十三節(jié)豹尾鋼鞭的鄂國公尉遲敬德。
山門內(nèi)迎面便是香亭,青磚輔壁,門是朱色,木雕的隔扇極為精致,整體玲瓏剔透,與正殿之雄偉壯麗形成強烈對比。亭內(nèi)供奉的是顏文姜木雕金身坐像,端莊靜穆,令人起敬。亭檐下懸著一方牌坊,上面寫著“順德夫人”四個字,是宋代熙寧八年(1075)年,宋神宗敕封顏文姜號。香亭兩側(cè)各立有古碑兩通,高三米多,是宋代遺物。
過香亭便是名聞遐邇被詠為“孝水澄清遺婦澤”的靈泉了,它位于正殿前院中心,為七米半正方形,深三米,四周有雕欄環(huán)抱,柱頭上有獅、獸、蓮等石雕。據(jù)說這便是孝婦河之源,汛期的時候,泉水會從正殿殿基下的涵洞里涌出,甘洌清冷。在池北正殿臺基中嵌有一塊碑碣,刻有汝南熊榮七絕一首,詩云“孝婦河名自古今,源頭一派更弘深,何當吸去為霖雨,洗盡人間不孝心?!钡莱隽瞬┥揭粠ё怨乓詠砭蠢蠍塾椎臉愫衩耧L。
接著來到顏文姜祠的主體建筑正殿,俗稱“無梁大殿”,以杠桿原理起建于臺基上,純系木結(jié)構(gòu)。殿內(nèi)塑有高達三米的顏文姜木雕金身坐像,端莊慈祥。兩側(cè)有為其站班的五位先生塑像,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大殿的屋梁也是十分漂亮,看介紹的牌子上說,這是一座飛槽斗拱兩翹三昂十一踩的唐代風格建筑。“飛槽斗拱兩翹三昂十一踩”雖不太明白,但整個建筑物規(guī)矩嚴謹,金玉交輝,華麗中透著古樸,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建筑技藝。
顏文姜祠的東北角鐘亭內(nèi)有“靈泉鐘”,此鐘為北神頭村民集資捐鑄,重達噸余,聲音渾厚洪亮,余音裊裊,可于蘇州寒山寺內(nèi)鐘聲相媲美。走下亭臺,便見院內(nèi)兩株挺拔聳立的銀杏樹向你致意,雌株稍顯苗條多姿,雄株則顯舒展粗壯。爬滿墻頭殿脊的紫藤,穗穗紫藤花散發(fā)出誘人心脾的清香。
整個祠內(nèi)古代碑刻很多,有北宋以來的碑刻79塊,多嵌于殿、廡墻壁間,其中北宋《牒文石碣》、《敕女石碣》、清孫廷銓撰文《新置靈泉廟香火房田記》,趙執(zhí)信撰文并書丹的《重修順德夫人墳院記》等都保存完好。清道光六年博山知縣楊春喈之妻吳靜君所畫“風雨竹”刻石,為其中餃餃者,歷來為人們所珍愛。
此后其千百年來,顏文姜祠香火不斷,并逐漸演變成了盛大的民俗活動——文姜廟會。每逢農(nóng)歷七月初三,即顏文姜的生日,博山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老百姓都會自發(fā)舉辦規(guī)模宏大的廟會活動,成千上萬的百姓前來虔誠地進香供奉,祈禱許愿。廟會時間長達4天,從八陡鎮(zhèn)到山頭街道神頭村,沿途十幾公里的道路兩邊都擺放香案供品,顏文姜祠內(nèi)更是人頭攢動,場面壯觀。時至今日,文姜廟會也成為了當?shù)睾霌P孝文化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