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習俗在南澳
高寒君
春節(jié)習俗在南澳島,既與大陸相似,但也有獨特之處。
當春節(jié)的腳步漸漸近了,澳人便開始忙碌著做春節(jié)前的準備工作。在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之前,就要“采囤”和“耙鼎”。“采囤”就是大掃除,用一枝長竹篙,一端綁著稻草、竹枝和榕樹枝,把家里的每個角落,特別是房屋的上部分,平時打掃不到的,打掃干凈。把家里舊的、沒用的清除掉。把龕上的聯(lián)和桃符撕下來,貼上新的?!鞍叶Α本褪前炎约业摹岸Α蹦贸鰜恚箍墼诘厣?,用菜刀或鋤頭把“鼎”底的灰“耙”干凈。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是“老爺”(即神明)和“灶君”坐馬車上天的日子,家家戶戶備有大桔、米果品、米和給馬吃的草做為供品,歡送“灶君”,祈求“灶君”在眾“老爺”面前說好話、美言幾句,來年家里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保佑。
農歷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家家產(chǎn)戶忙著做米果品,一般有:甜米果、紅桃米果、發(fā)米果等。備雞、鴨、鵝做年貨買新用品、買水果(大桔是不可缺少的),買春聯(lián)、鞭炮等。家里的主婦會將家里每個人的一件上衣疊放好捆在一起,用紅布包圍著,抱到庵里或寺廟里“贊?!?,意在消災祈福。
除夕前,男的要理發(fā),女的要“挽面”,現(xiàn)在的人把發(fā)型整理漂亮點,或燙發(fā)或染發(fā),煥新面貌迎接新年。
除夕日,家家戶戶貼新聯(lián)、貼門聯(lián)、貼福字,紅紅火火的增加喜慶氣氛。這天外出的人要趕回家團聚,除夕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吃火鍋,以前是用燒木炭的爐,叫做“轉爐”。飯后大人分給小孩壓歲錢,大人給老人壓歲錢。以前在農村,除夕夜要先把水缸裝滿水,米缸填滿米,煤油燈不能熄滅,以象征“歲歲有余,年年有福”的好兆頭。
除夕夜要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