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古老民間風俗 穿燈腳(2)
赤奮若郎
2、赤湖鎮(zhèn)內(nèi)的“穿燈腳”
赤湖鎮(zhèn)與佛曇鎮(zhèn)接壤,元代在此建了小城,明正德間民間又擴建成大城。東南面為大海,交通發(fā)達,人口眾多,以陳姓為最。明末清初,尤其是清乾隆問大批赤湖人遷徙臺灣謀生,常年互有來往,現(xiàn)存鎮(zhèn)中的陳姓祠堂,就是清中期移居臺灣的陳姓人回來修建的。
我們所調(diào)查的就是赤湖鎮(zhèn)的陳姓人。此外,其它宗族姓氏亦各有活動,各有大同小異的習俗。活動期間,互不干涉。
赤湖陳姓人的“穿燈腳”,是從正月十三日開始的,所扎的燈,稱之為“燈翁”,分為二座,燈架均為2.5米/4米,適合能放置在祠堂正堂的次間為度,懸掛1.5米高。背面靠在次間和耳房之間的墻上,兩角挨著明間和次間之間的柱上,左右各一座,前呈臺階狀,分五六級向上收攏。因當?shù)氐募堅鷤鹘y(tǒng)工藝甚高,故能極盡精巧,均為人物。第一層為“狀元及第”的官宦打扮的人物,以上幾層則是“轅門斬子“、“三戰(zhàn)呂布”等戲劇故事人物,中心扎二座高山,系赤湖附近的二座“灶山”、“孔雀山”大山。灶山為其先祖父的葬地;孔雀山為其先祖母的葬地,兩座燈迄之間的四根柱子分別寫著赤湖八景的名稱:東面金龜背印、沙棲織絹;西面尖峰文筆、獅象把徑:南面南山空殼、葫蘆把谷;北面鳳山朝陽、燈火夜光。
正月十五之夜,新嫁娘們和新添丁的小媳婦們則身穿新衣,同樣以自家婆婆或姆婆、嬸婆等陪伴,手持甘蔗從東門入,低頭穿過右邊的燈翁,向西繞過“祖公龕”,再往左側(cè)的燈棚下由里向外穿過,從西門而出。同樣,在這過程中,男人們也只能集中在祠堂的明間中站著助興,四周繞著紅線,以防越過雷池半步。之后,十四、十五日夜,這一活動仍可繼續(xù)進行。十五之夜,元宵節(jié)活動也同時舉行,祠堂中的二面大鼓,由年輕小伙子輪翻敲擊,直至半夜。這時祠堂門前廣場上樹起兩桿“焰火”(俗稱雙篙焰火),結(jié)成芝麻籽狀,自上至下連續(xù)燃放不熄。
此外,百姓喜聞樂見的“社戲”(地方戲)、花燈、迎神均同時舉行,熱鬧非凡。這一喜慶氣氛一直延至下半夜。第二天,由負責這一年鬧“燈翁”的“翁頭家,。挑著從燈棚上解下來的各種不同的燈翁,挨家挨戶分送給參加穿燈腳的人家,同時收取這一活動的費用。人們便圍著這一挑吉祥之物,新生男兒的將分到“狀元及第”之類的彩扎,新婚的則分到燈花,而運氣不好的,得到的可能僅僅是扎丑角之類的燈翁了。此刻的“翁頭家”身份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