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鼓子戲(2)
金偉郎
以清高的姿態(tài)回蕩在鄉(xiāng)野村落
蘭州鼓子雖然已走回民間,但講求清雅仍然是其主格調。其演唱有坐唱和幫唱等形式。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輔之以揚琴、琵琶、二胡、古箏、笛子、月琴等,有時也加入小月鼓、碰鈴等打擊樂器。以單口坐唱為主(也可加幫腔),坐唱時可一人自彈三弦自唱,也可多人分持三弦、揚琴、琵琶、月琴、胡琴、簫、笛等樂器坐唱,多人奏唱時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幫唱又俗稱“幫腔”“接聲”或“拉哨子”。皋蘭縣藝人稱之為“拉坡”。這種形式繼承了宋代鼓子詞“奉勞歌伴,再和前聲”的傳統(tǒng)?;蛴梢r字起腔幫唱,或幫唱襯字句,或重復幫唱尾句。演唱依據內容分為剛口(武曲)和柔口(文曲)唱法兩種。演唱者基本無身段動作,不化妝,不穿演出服裝,不拿任何道具,不拘場合地點,彈起三弦即可演唱。其演唱遍布當時的茶坊、酒肆、庭院,不僅能表現(xiàn)復雜傳奇的故事情節(jié),也能刻畫多種性格的人物形象,深受蘭州城區(qū)、皋蘭和榆中等地群眾的喜愛。
學者王正強在《蘭州鼓子研究》中指出:構成蘭州鼓子的兩大要素是曲牌和曲本。其曲牌按組織程序與連接格式,分為鼓子和越調兩大腔系,即由八角鼓子牌子曲發(fā)展而成的“鼓子腔系”和眉戶牌子曲發(fā)展而成的“越腔系”。其中多數曲牌又因其詞格、曲調上的某些細微變化,又派生出少則兩個,多則五個不等的變體唱調,供演唱者酌情擇用。事實上,蘭州鼓子的曲牌,是在北京八角鼓子和陜西眉戶這兩大成形民間藝術形式基礎上繁衍派生出來的。蘭州鼓子的文學曲本,也是浩如煙海、源遠流長。相傳有人曾征得曲本達1350篇之多,但目前由李海舟先生所收藏的民抄本不過200篇,近代歌場所見傳唱的,也不過百篇。
蘭州鼓子詞傳統(tǒng)曲目反映的內容,多為明代以前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才子佳人等,總體上精華多于糟粕。它直接而強烈地反映了民眾的生活、斗爭和心理愿望,在藝術表現(xiàn)上也趨于精巧和純熟,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其中不乏《賣花郎》《雅仙刺目》《雨打桃花笑》《岳母刺字》《白蛇盜草》《拷紅》《罵紅》《四郎探母》《悟空帶路》《武松打虎》《林沖夜奔》等經典作品。其唱詞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既有我國古典詩詞的雅典自然、委婉清幽、直率奔放、幽默風趣的藝術特色,又有古樸粗俗、游戲筆墨、口語白描的民間鄉(xiāng)土風格,經歷代藝人、文人創(chuàng)作積累了近千個傳統(tǒng)曲目和數十個現(xiàn)代曲目。它的詞句繼承和保持了我國詩詞和敦煌變文的三、四、五、七、十、雜言等長短句式特點,還繼承了依譜填詞的傳統(tǒng)。它的語言以關隴語區(qū)的蘭州方言為規(guī)范。因蘭州方言字音和發(fā)聲的關系,也有幾個韻轍混押現(xiàn)象。
西北民族大學學者黃錦在《淺論蘭州鼓子的歷史發(fā)展與藝術特色》一文中提出,蘭州鼓子的音樂唱腔在漫長的演變、發(fā)展過程中,經過歷代藝人演唱實踐,形成了牌調、越調、悲宮調、平調、令兒調、百合調、海調、蕩調、官調、勾調等十大調的聲腔系列,主要表現(xiàn)出古樸典雅、委婉華麗、纏綿悠長、高亢奔放、激越明朗、歡快流暢等音樂風格。它的音樂曲牌結構,有單曲迭唱形式,是由“十二月、五更轉(調)”等衍變、發(fā)展而來。也有曲牌連綴體式,是在宋代“諸宮調”“纏令”基礎上衍變、發(fā)展而構成的大型連綴體式。為充分發(fā)揮唱腔的表現(xiàn)力,突出地方說唱音樂的特色,在唱詞固定格式以外,又添加襯字、襯詞句。襯字如“哎、嗨、喲、咿、呀、哪、哈、安”等。襯句如“三花開,一呀朵蓮花,咿呀嗨,花兒蓮花,花兒梅花落”“太平年,年太平”“一二月,月兒圓”等。蘭州鼓子曲牌豐富,唱腔優(yōu)美,風格古樸雅致,韻味悠長。其唱調時而低吟,時而高昂,時而又充滿哀怨。鼓子好手們齊聚一處,三弦、揚琴、二胡、笛子、古箏、琵琶等樂器彈奏出古色古香的旋律,遏云響谷,韻味深長,將聽眾帶入所演繹的一個個動人故事里。
據學者王正強考證,蘭州鼓子在近兩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文人和民間藝人,又不斷進行加工。如當時蘭州名醫(yī)黎元錦,武威舉人段繼成,蘭州學者張式儒,隴東宿儒慕少堂,辛亥革命后期的李孔炤、蘇韶琴、水梓,以及李海舟等才學廣博的知識分子。他們廣泛輯詞抄譜,糾訛勘誤,對詞曲韻轍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李海舟先生,將畢生精力和全部家業(yè)傾注于深研鼓子之上。曾為得一曲譜,不惜蕩盡家業(yè)巨金收買,也全然不顧他人的嘲諷,成天置身茶館酒肆收集第一手資料。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又廣羅知音藝友,組織南山學會鼓子研究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在提倡創(chuàng)作和演唱新編曲本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還有譽滿金城的鼓子唱家王義道、曹月儒、唐江湖、馬東把式、張國良、盧應魁,以及現(xiàn)代的段樹堂、王子英、張麟玉、王雅錄等,承師帶徒,對蘭州鼓子的改革、發(fā)展、充實、完善均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們始終以崇敬仰視的姿態(tài)對待蘭州鼓子,把樸質清雅的氣質一并唱入了自己的靈魂,使蘭州鼓子的古韻以一種清高的姿態(tài)回蕩在鄉(xiāng)野村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文藝工作者和業(yè)余愛好者對蘭州鼓子進行過幾次大的挖掘整理,出版了一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曲本,也編寫過一些現(xiàn)代段子,其中《楊子榮降虎》《奪取杉嵐店》《劫刑車》《韓英見娘》等,均在群眾中廣泛傳唱。1959年,原蘭州市戲曲學校將蘭州鼓子以戲曲藝術形式搬上舞臺,演出了《拷紅》等劇目,對這一古老曲種起到了推陳出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