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五華元坑村 中國現(xiàn)代足球的發(fā)源地
孤風醬
梅州五華是中國內地現(xiàn)代足球發(fā)源地,是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鄉(xiāng),素有足球之鄉(xiāng)的美譽。
五華縣,舊名長樂縣,廣東省梅州市轄縣,中央蘇區(qū)縣,是梅州的“西大門”,地處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上游,是粵東丘陵地帶的一部分。
清末時,在鴉片戰(zhàn)爭結束后不久,西方傳教士紛紛到中國來傳教。然而,當他們進一步進軍內陸時,卻遭到了大多數(shù)當?shù)孛癖姷牡种婆c反抗,甚至被當?shù)卣M行驅逐。
客家人片區(qū)則有例外,五華縣便是其中之一。當時嘉應州長樂縣(今五華縣)治下的大田樟村,除了受到1852年從香港返鄉(xiāng)的受洗基督徒——張復興的影響,更有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活化石”的客家人,保留了最原始的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即作為典型的多神論者,在信仰里多了一種“寬容”的精神,為接受基督教的傳播與辦學打開了一扇門。
因此,由大田樟村向外擴張的基督教勢力,使得五華縣成為了基督教巴色差會,進入廣東內陸粵東北山區(qū)傳教辦學的第一站。
外國傳教士來此布道,建教堂,辦學校——中書館,傳播近現(xiàn)代西方文化,同時把在歐洲剛剛興起的足球運動帶到中國。不知不覺間,足球運動從元坑(又作源坑)的中書館,這片中國南方的窮鄉(xiāng)僻壤散播四方。
據《五華縣志》載,1873年德國傳教士畢安、邊得志在長布鎮(zhèn)元坑教會創(chuàng)辦了元坑中書院。并在其院內設置了長50米,寬32米的足球場,在球場兩端用木料搭成球門,教學生踢足球。
經資深媒體人、廣州日報體育新聞中心主任陳偉勝長期研究考證稱,在《五華縣志》上關于足球辦學的記載,是目前中國史志上記載最早的足球教學記錄。這使得五華縣一舉成為了中國內地現(xiàn)代足球的發(fā)源地。
五華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以“足球之鄉(xiāng)”、“文化之鄉(xiāng)”而著稱。新石器時代晚期,便有人跡可尋,距今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自置縣至清,先后考中進士25名,舉人203人,國藥名醫(yī)曾月根,畫家魏岸覺,文學家林楓,歷史學家陳槃,教育家何朝棟等等,都是五華名人的杰出代表。
身為“足球之鄉(xiāng)”,令五華縣聲名大噪的,則是世界球王——李惠堂。
李惠堂,五華縣橫陂鎮(zhèn)老樓村人,從1922年被吸收為香港南華體育會足球運動員開始,其先后參加過遠東運動會、全國運動會、奧運會、抗日戰(zhàn)爭義賽等賽事。他在各類比賽中共破門1000多次,獲國內國際各種獎章近百枚,獎杯120多個。
1928年,李惠堂出訪菲律賓參加足球賽取得大勝,被譽為“亞洲球王”。至1948年宣布掛靴退役,李惠堂在足球賽事中共踢進了1860個球,享譽全球。
1965年,李惠堂當選國際足聯(lián)副主席,是至今為止國際足聯(lián)任職級別最高的中國人。1976年8月13日,聯(lián)邦德國《環(huán)球足球雜志》組織世界球王評比活動,李惠堂同來自巴西的貝利、德國的貝肯鮑爾、阿根廷的迪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
李惠堂用雙腳譜寫了一個個足球傳奇,獲得過包括“亞洲球王”在內的50多個榮譽稱號和120多枚獎章,是中國足球第一人。1979年9月,五華縣被國家體委譽為“足球之鄉(xiāng)”。
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可見在當時,李惠堂之受歡迎,堪比梅蘭芳。
李惠堂的足球技術非常全面,且各項動作嫻熟,控球能力強,左右腳功夫過硬。他的盤、帶、搶、傳、射門、挑球過頭等技巧都很出色,尤其擅長遠射。
他的好朋友汪清澄透露稱:“他最得意的絕招是臥射,那是他自己發(fā)明的。李惠堂為了擺脫人盯人的防守,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假裝摔倒,然后在摔倒的剎那出腳射門,這一招屢試不爽?!?/p>
五華縣的“足球小子”除球王李惠堂外,還有謝育新、伍文兵、郭億軍、張小文、池明華、王惠良、李玉展等等,都打響了五華縣“足球之鄉(xiāng)”的名號。
注
巴色會
1815年,一群基督徒在德、法、瑞交界的瑞士北部城市巴色城(巴塞爾)成立了一個傳道會,因巴色會城是全球七大教區(qū)之一,從而起名為巴色差會。它不是一間教會,而是一個國際性的超宗派的機構,最初由改革宗和信義宗組成。
1846年,差會派遣宣教士韓山明、黎力基來華,創(chuàng)立了中國內地、香港及北婆羅洲等地的教會。1847年,韓山明牧師及黎力基牧師來到中國廣東客家地區(qū)傳教,巴色差會確定了客家地區(qū)為傳播重點對象,在華人信徒的協(xié)助下,長樂縣(今五華縣)屬的樟村成為巴色會一個重要的傳教基地,并于1858年成立教會。
從此,巴色會便將廣東的工作分成兩區(qū):一是南區(qū),以香港、李朗為中心;一是北區(qū),以樟村及元坑(1866年建立教堂)為中心,各自向外擴展。至1900年為止,巴色會共建立了13個傳教根據地(或稱區(q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