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歲時節(jié)令
思往事
元宵節(jié) 農(nóng)歷正月十五,舊稱上元節(jié)。舊俗正月十三上燈,家家掛紅燈,十八落燈,從十三到十七,謂之五夜元宵,又稱燈節(jié)。這幾天夜里,市鎮(zhèn)上的孩子信成群結(jié)隊舉燈或拖燈串游。寺廟中更是燈彩紛陳,璀璨奪目,并間有猜燈謎活動。民國23年(1934年)前,往于元宵節(jié)期間舉行燈會,無數(shù)燈彩爭奇斗艷,在鑼鼓聲中挨次穿街而過,兩邊觀者如堵。上燈、元宵節(jié)、落燈這3夜都祭祖,以元宵節(jié)的菜肴為豐富。元宵之夜,農(nóng)村中還有治蟲活動,人們手舉蘆柴扎成的火把,在自家田里揮動,然后把田邊、路邊、溝邊枯草燒毀,以撲滅害蟲。50年代起,元宵祭祖已不普遍,多數(shù)人家為全家聚餐,而玩燈仍是孩子們的樂事。特別是從80年代開始,孩子們玩的燈也正向現(xiàn)代化發(fā)展,有了電池照明,不少為塑料制品,除兔、魚、蝦、蟹、蛤蟆這些傳統(tǒng)形式外,還有飛機(jī)、、火箭、地球儀、五角星等,透露出時代氣息。更多的是競放煙花,夜空中五彩繽紛,地上歡聲雷動,連一些大人也參加這一活動。元宵節(jié)城隍廟的360盞球燈蔚為“江北奇觀”。小點的是八角、印方、宮壁諸彩燈。燈或畫絹或貼絨,或飾水晶玻璃而成,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節(jié)??礋羰侨藗儠硵⒂丫Φ臋C(jī)會,文人學(xué)士也以此日猜燈謎為賞心雅事。
上燈節(jié) 俗許說:“打個正月正,家家人家掛紅燈”。每逢正月十三上燈之日,南通家家掛上燈籠,在上燈節(jié)前幾天,大街小巷的地攤上便有各種各樣的燈籠出售,最多的是三只腳的蝦蟆燈用繩子一提,金蟾便活蹦活跳起來。還有四只腳(四只小木輪)的免兒燈,免兒燈的背上有一小方口,可在此處插半截臘燭,夜晚點燃臘燭,讓孩子們用線牽著跑。
正月十三日上燈還必須吃上燈圓子。這一天在神像前掛燈,祭天地。有女出嫁者,其父母送以燈燭,表示過日子亮亮堂堂,吉祥興旺。灶閣前還要懸掛荷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