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興化垛田鄉(xiāng)婚俗(3)
青樓
江蘇興化垛田鄉(xiāng)婚俗之拜堂
說到拜堂,人們可能要想起“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對拜——,送入洞房——”的鏡頭。那是電影電視上的一套程式,垛田這兒的拜堂,內容要豐富得多也有趣得多。
轎子船將新娘帶回來,進門后的第一個儀式是參拜。這是封閉型的,屋門緊閉,屋內只有六人:一對新人,新郎父母,福爹爹福奶奶,其他任何人不得入內。這種神神密密的活動也就是三拜:新郎新娘先朝南三鞠躬,叫一拜天地;再朝北三鞠躬,叫二拜家神;最后向父母三鞠躬,叫三拜父母。三拜之后,由福奶奶將兩位新人領進洞房,安排他們吃“富貴魚”、“富貴飯”。這個時候,可以“搗窗戶”了。怎么搗呢?事先已在新房的窗外貼了一張紅紙,著兩個男性少年手執(zhí)竹桿把紅紙搗破,手里搗著,嘴里還要喊著“搗得快養(yǎng)得快,一養(yǎng)養(yǎng)個有子的胖乖乖”。哄鬧聲中,女主人會喜盈盈地把“封兒”塞給這兩個小孩。
接下來才是拜堂,地點在堂屋里。只見北墻條臺(過去是家神柜)正中端坐一尊香燭供奉的送子觀音,條臺前放一張大桌,桌上擺一只長方形木盤,盤底有紅紙墊著;桌前是兩把椅子或方凳;再前面有兩只專供磕頭的蒲團。新郎新娘被請出來,背南面北雙雙站立在蒲團前邊。福奶奶站在新娘旁邊攙手扶背,福爹爹則站到大桌東面,開始亮開嗓門:諸位親戚朋友叔子大爺聽著,新郎官新娘子馬上要給你們磕頭,你們要松松腰包啦。
先是“開堂”,由新郎的雙親坐到椅上,新人向他倆三叩首,父母便將紅包封兒遞給福爹爹,福爹爹說笑著接過去放在盤里。而后,按照輩份、遠近、排行的順序,由福爹爹“大舅舅大舅母”、“二姑父二姑母”、“三姐姐三姐夫”挨個兒喊,挨個兒進來送“磕頭封兒”受叩拜。拜堂過去都是要跪下磕頭,現在多是鞠躬而已,但如果碰到頂真的,還是非磕不可的。有些親友鬧著玩,就十塊五塊甚至一元兩元包一個紅包,手里抓著一大把,送一個就要磕一次,故意讓新郎新娘多磕頭多鞠躬。新人們也樂意,一者這是必施的禮節(jié),二者也有“好處”,親友多的,那禮盤里堆滿了紅包,幾千塊的收入是常事。最后受拜的,是一對輩份最高關系最緊的夫婦,這叫“收堂”。“收堂”時也要“升炮”,鞭炮聲中,一對新人搭著禮盤進洞房點鈔票去了。
江蘇興化垛田鄉(xiāng)婚俗之朝客
拜堂后的另一個重要程序,是男方著人弄船去女方家,將新娘的兄弟接過來作客,叫“帶朝(音zhāo)”,來人稱作“朝客”。帶朝的一般為兩人,須準備禮盒、鞭炮,禮盒上還要放上新郎的禮帽(或帽子),這帽子代表了新郎,可見鄭重的程度。朝客將新娘平時所穿衣服打個包袱隨船而來,先是茶點湯圓,接下來參加晚宴,過宿,次日下午打道回府。
探究“帶朝客”這一習俗的內涵,首先當是男方對新娘及其家人表示出高度的尊重。這從接待的禮儀規(guī)格上可以得到印證。在婚禮晚宴上,朝客被安排在主賓位置,到場的親朋好友如果起身敬酒的話,第一杯酒便是敬朝客。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餐,朝客照樣作為上賓受到熱情款待。在稱呼上,還通常稱之為“朝客老爺”。
“做朝”一俗,也是女方對男方表示出一種誠意,既結秦晉之好,便是至親一族,雖未與嫁娘同行,卻也隨而陪之。晚宴的觥籌交錯之中,朝客老爺與眾親友敘舊結新,寒喧交談。上“大菜”放鞭炮的時候,朝客老爺同樣下廚房包封兒,有的還要逐桌敬酒分煙打招呼。親情友情在這你來我往的喜慶熱浪中不斷升騰。
當然,不能排除少數朝客帶有這種潛意識:我方之人有山有勢有頭有面,你等不可輕視怠慢,更不可另眼看待。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長專制的時代很有存在價值,那年頭,虐待媳婦的現象并不少見。問題是到了婦女解放男女平等的當今年代如果朝客還帶著這種觀念,擺“老爺”的架勢抖“老爺”的威風,那是要鬧出笑話甚至鬧出風險來的。
前幾年小王結婚,十五六歲的小舅子作為“朝客老爺”被請上首席,開始時有吃有喝有說有笑,過了一會坐在那里不動了,臉拉長了,嘴上能掛油瓶了,后來竟干脆離席,吵著要回家。這下子亂套了,整個酒席不得不暫停下來。同行的叔父做媒的長輩都來哄他勸他,最后他道出原委,說他的那雙筷子一長一短,這是“太不把人當人”,真叫人哭笑不得。
這位小“老爺”是耍孩子氣,可以原諒,而再大些的人,比如二三十歲的青年也這樣鬧的話,就是“霸氣”,是缺乏理智了。我的那個莊上就有這么個人這樣的故事:小伙子到新妹婿家做朝客,端起酒杯時發(fā)現酒杯上有個豁口,于是勃然怒起,一陣痛罵之后再將酒桌掀翻,鬧得個不歡而散。
還有更嚴重的。二十多年前,我們村一位姓吳的人家娶媳婦辦喜事,幾位朝客帶來坐下喝茶吃圓子。吃圓子是要蘸糖的,跑忙的忙中出錯,把細鹽當作白糖放在桌上。朝客老爺當場沒吭聲,第二天回家,將這事向父母訴說一番,并認為這是有意做作,要“拿鹽腌我家”。這還得了!次日,娘家裝了一船人前來興師問罪,吵罵一陣之后,要將新娘帶回家去,男方一家連解釋帶招呼也無濟于事。新郎的母親是個老實本份之人,哪經得起這種風浪,氣急之下,一頭跳進門前的大河,欲尋短見,后被眾人救上岸來。此事驚動了全莊人,一群大隊小隊干部趕來勸解,才平息了風波。
朝客是至親,是上賓,值得悉心招待;缺少理智吹毛求疵的就變成了“老爺”,是要遭人恥笑唾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