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七寶(2)
志行郎
佛教七寶硨磲(chē qú)
佛家“七寶”之一的硨磲也叫車渠,梵名 MUSARAGALVA ,音譯作:牟娑洛揭婆、目娑啰伽羅婆、牟呼婆羯落婆、摩娑羅伽隸、牟娑婆、謨薩羅、牟娑洛等,其意思為紫色寶、紺(為一種深青色而略帶微紅之顏色,俗稱天青色)色寶。
其與金、銀、珊瑚、瑪瑙、琉璃、玻璃合稱“七寶”;與黃金、白銀、水晶、琉璃、珊瑚、琥珀合為“地平氣和分”。持其修煉護法者具有一倍的功德,并智圓滿的境界。在西藏以及各地的佛教高僧有持硨渠穿制的念珠。硨渠潔白莊嚴(yán),祥瑞吉祥,具有辟邪保平安,消災(zāi)解厄,消除聚靈、改變風(fēng)水,供佛靈修,屬佛學(xué)上的密寶。
硨磲在我國古代已被視為一種寶物,早在漢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當(dāng)中,便記載了一則關(guān)于周文王被商紂王囚于羑里的地方,散宜生用硨磲大貝敬獻紂王,贖回文王的故事。不過,硨磲一名始于東漢時代,因其紋理很像車輪的形狀,故稱之為硨渠。另外清朝二品官上待的朝珠,即由硨磲穿制而成。
硨渠,珊瑚,珍珠、琥珀被列為西方四大有機寶石,硨渠的純白度被列為世界之最。從其來源看,硨磲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chǎn)雙殼類,世界上報道的硨磲只有6種,都生活在熱帶海底100-2000公尺海域的珊瑚礁環(huán)境中,硨磲在深海里經(jīng)千百年受到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而形成海底化石,其生存條件至今無法人工養(yǎng)殖。
我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也有這類動物分布。它們的貝殼大而厚,殼面很粗糙,具有隆起的放射肋紋和肋間溝,有的種類肋上長有粗大的鱗片 。硨磲是雙殼類中最大的種類,最大的殼長可達1 8米,重量可達500公斤 。
硨磲的貝殼可以制做各種用具,硨磲的殼外面通常呈白色或淺黃色,里面白色,外套膜緣呈黃、綠、青、紫等色彩,十分漂亮,殼面帶有彎曲致密細(xì)紋,代表其在深海中生活的條件,無論是品質(zhì)。值得大書一筆的是,它具有較高的醫(yī)療價值?!侗静菥V目》中記載硨磲有鎮(zhèn)心安神、涼血、降壓的功效,經(jīng)長期配帶對人體有益有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穩(wěn)定心律,改善失眠等功效特別對咽喉腫痛,小孩生皰更有療效。
因為硨磲有著觀賞、醫(yī)用和其他實用價值,而且有傳奇色彩,因而,人們稱之“龍官瑞寶貝王”。
在西方魔法里,教人將自己的愿望寫在一張紙上,折疊包妥,靜心冥想過后,再放入瑪瑙聚寶盆內(nèi),至少要放一天一夜,讓能量在其中激蕩強化,取出后,將之火化燒掉,藉助火的力量,將你的愿望傳入自然界,多能心想事成。